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范文

编辑:sx_haody

2013-10-23

摘要:精品学习网小编在初三的同学进行第一轮考前复习的时候准备了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复习,提高自己的历史运用能力!

一、背景介绍

五月中旬,中考备考正酣,结合今年的时政热点,我搜集各方资料准备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复习”。上课铃响后,我走进156班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然后导入课题。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要求发言,说“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也站起来说:“是啊,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为什么毛泽东在1949年还要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政权有什么不同呢?”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提问,我一面表扬和肯定他们质疑的同时,一面快速思考应对的办法,如果停下来讨论这个问题,这节课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如果简单地一推,说后面“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题复习”要专门讲中华民国的问题。很显然,按以往的惯例,这样做就会继续把学生引向我已经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但很可能扼杀了学生那灵光一闪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的热情、求知的好奇心。于是我灵机一动,果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决定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复习”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题复习”合二为一。对学生说,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很有新意,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请大家共同探讨来弄清这一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说,如果愿意你们就各自带一个小组进行探究吧。

二、活动准备:

1、我按照突如其来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

2、把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由组合成五个学习小组,民主推选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

(1)搜集整理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性质、局限性、失败原因、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2)搜集整理北伐战争的目的、结果、北伐名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主要史实、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国共十年内战、国共联合抗战、解放战争中的国共关系、南京解放、蒋介石败逃台湾。

(3)搜集整理“开天辟地”、“星火燎原”、“生死攸关”、“当家作主”、“伟大转折”、“重回世界”、“洗雪国耻” 等代表共产党风雨历程的典型历史事件

(4)搜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5)搜集整理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的两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两次成功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所做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三件大事

三、分组情况:

小组名称                        参加人数        组长

第一组   辛亥革命专题组            11          韦东妮

第二组   蒋介石政府专题组          10          满  恒

第三组   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组      15          陈  潇

第四组   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组      14          秦艳芳

第五组   中国共产党探索成果组      13          黄  涛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全程引导、积极参与

课件展示背景资料一:2011年1月4日新华网: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实现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第一次伟大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勇敢担当历史责任,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件展示背景资料二: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未竟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继承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为己任。紧紧地与民族前途、人民福祉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2、实践探究一:辛亥革命专题

课件展示任务: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性质、局限性、失败原因、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课件展示要求:按任务查看课本、查阅资料、上网查询、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形成书面材料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被认清。

经过:(1)辛亥革命的兴起:①1894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建立;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它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2)辛亥革命的高潮: ①1911年武昌首义;②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意义:(1)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政治近代化)。(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经济近代化)(4)辛亥革命促使中国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后,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成为社会潮流)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

失败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能够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实践探究二:蒋介石政府专题

课件展示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一直坚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不懈奋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苏联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排斥、打击共产党,分裂统一战线。

课件展示任务:北伐战争的目的、结果、北伐名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主要史实、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国共十年内战、国共联合抗战、解放战争中的国共关系、南京解放、蒋介石败逃台湾

课件展示要求:按任务查看课本、查阅资料、上网查询、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形成书面材料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北伐战争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北伐战争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伐名将:叶挺。在北伐进军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主要史实: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在政治上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经济上以四大家族为支柱,垄断全国工商业;外交上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投靠美、英帝国主义。

教师点评:北伐期间,蒋介石还称得上是个民主革命家,之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反革命者。

国共十年内战:1927年——193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一己私利,排斥异己,围剿共产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

国共联合抗战: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主动和国民党合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中的国共关系: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继续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充当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妄想把中国引向独裁、黑暗、殖民地。逆历史潮流而动,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把中国引向民主、光明、独立、自由、富强,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