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01
5、[08恩施学业]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结束了战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两极格局告终。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西欧各国为加强政治、经济联合,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什么组织?
(5)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你认为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近现代国际格局的演进为主线考查相关知识,较简单,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二战接近尾声是召开了雅尔塔会议,主要是协调对法西斯作战和战后成立联合国。二战结束后形成霉素两分天下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但是还有很多多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解决。
答案
(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
(2)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对建立联合国有积极作用
(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4)欧洲联盟或欧盟
(5)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地震等自然灾害等
一、选择题
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2、下列内容不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是
A.实行政治上的多党制 B. 用民主而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C.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D.大量开垦荒地以提高粮食产量
3、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4、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6、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诞生于
A.苏联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7、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
①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更加紧密 ②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生活中日益重要
③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8、目前我们参加的“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普遍采用网上阅卷,这一举措得益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中国的“一五计划”
9、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0、要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必须依靠( )
A.科研人员的努力 B.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C.跨国公司的努力 D.经济大国的努力
二、非选择题
11、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体操已风光不在。究其原因是前苏联解体时,经济不景气,优秀体操人才流失国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前苏联的问题:
⑴简述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必要性。
⑵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进行了什么改革?其后果如何?
12、2006中国“俄罗斯年”的举办,加深了国人对俄罗斯的了解。前苏联(1922——1991年)的历史,是俄罗斯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经验教训发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2分)
13、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1948年到1949年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外贸的1/3,黄金储备的3/4左右,战后初期,美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陆、海、空军,还拥有了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同时
拥有巨大的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1945到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为“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这一举措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美国综台国力强大的主要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概括指出美国当时的国际地位
(3)材料三中十美国麦道公司的飞机生产情况表明了世界工业生产领域里的什么重要现象?该现象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告别“雅尔塔”
①1991年②雅尔塔
二、干戈不息
①五 ②以土地换和平 ③南联盟
三、梦想成真的时代
①电子计算机应用 ②生物工程 ③电子计算机 ④信息
⑤知识 ⑥科学技术
四、机遇与挑战
①交通 ②交往 ③地球村 ④双刃剑
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解析】材料涉及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问题。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给苏联社会带来了一些生气。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取得突破,也没有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最终还是失败了。
2、D【解析】 属于赫鲁晓夫时期的措施。
3、C【解析】 僵化的斯大林体制造成了苏联社会缺乏活力,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4、C【解析】 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可从1991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时间思考当时的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发生急剧变化,A、B是变化的具体表现。C属于外因,而且美国为独霸世界,并未放弃对苏联的遏制。故选C。
5、C【解析】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推行霸权政治的表现。
6、D【解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7、D【解析】信息革命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8、C【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9、C【解析】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雅尔塔会议。
10、B【解析】解决国际性问题必须依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改革具有曲折性,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本题命题思想。结合时政背景来考查苏联的两次不同年代的改革。第一问比较容易,但课本基础知识要掌握熟练,考查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和内容;第二问主要考查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后果。但要分析当时的背景,具体历史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坚定中国现代化改革必胜的信心。
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粮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2、退换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3、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恢复国民经济是苏俄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
12、本题的几个设问都要求从材料中获取问题的答案,因而需要理解材料内容,并对材料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材料一中的数据体现了各方面水平的提高,材料二主要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判断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并回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苏联的社会状况及出现的原因。
答案要点:
(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
13、【解析】本题以美国为切入点,考查了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到现在经济发展。
(1)实行新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表现: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科技领先;教育发展、人才众多;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3)现象:各国间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分工越来越细;趋势: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总结:中考历史知识点整理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标签: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