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编辑:

2013-11-01

3、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A.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账”被清算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5、“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B.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6、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D.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7、今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   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④“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构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目前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沧海》,主要讲述了我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这是为了庆祝

A.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立六十周年   B.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建立六十周年

C.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八周年    D.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六十周年

10、“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A.台湾、深圳      B.香港、澳门   C.澳门、深圳      D.香港、台湾

二、非选择题

1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是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二是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图四是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体制综合改革。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运动和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20多年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次:第一次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进去和“计划经济崇拜”,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次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和“所有制经济崇拜”,提出公有制经济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自(《文化艺术报》)

(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

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

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5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四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五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依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4)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材料一:1956年秋,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指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提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路线方针政策。

(1)主要矛盾变化和主要任务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大会指出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材料二: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提出在十五年内赶上和超过美国,中国也提出十五年内赶上英国,后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再后来改为三年赶上英国。

(2)分析中国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带来了哪些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政治和经济上做了怎样的重大转折?

(4)分析以上问题,你得到的认识有哪些?

13、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二:南昌起义之后,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15.经济发展。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同盟会革命纲领》是在何时召开的什么大会上通过的?材料一中的“平均地权”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2)材料二中“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起义的最后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请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改革中最早获得成功的是什么地方?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说说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汉口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为什么都涉及到了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

知识梳理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改革开放(3)邓小平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邓小平理论

 

预测试题

选择题

1、【解析】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交给农民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所有权还是集体的。所以①不正确,故选B。

2、【解析】C  A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 “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D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

3、【解析】D 材料提示的时间1979年联系材料中的“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已经过去了”,可以判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状况。

4、【解析】D  1953年,社会主义制度还未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品的分配问题,而1953年对农业的改造就是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选D.

5、【解析】D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在七大和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解析】D根据时间判断应该选D

7、【解析】C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解析】D根据课本知识四个选项都正确

9、【解析】D我国海军建立于1949年4月

10、【解析】B我国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收回香港和澳门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围绕这一热点的命题太多,但好在因为改革开放的内涵相当丰富,所以考查的角度并不完全相同。本题主要是从民主和法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解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查。

答案要点:

(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2)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二次:邓小平南巡谈话(或中共十四大)。

(3)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4)根本原因: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2、【解析】本题考查了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过程:八大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得到的认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切实结合国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做到又好又快。

(1)依据: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基本建立起来。

关系:主要矛盾是制定主要任务的前提和根本;主要任务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具体措施。

(2)原因:受苏联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影响;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估计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影响: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导致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3)转折:政治上,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认识:必须正确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13、【解析】本题以农业为切入点考查,从孙中山时期一直考到目前,属于社会热点

(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民生主义

(2)毛泽东;(1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提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和改革,只有真正解决了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才能获得成功。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史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总结: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初三历史知识点讲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考历史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知识点整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