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jixia
2015-11-04
中考备考,除了要有信心外,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语文是考试的第一科,考好语文无疑是好的开始,也对后面的科目也增强的信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的相关内容。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时下,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电脑打字的普及,书写和书法实用性的削 弱,不仅青少年的书写意识淡化,就连一些官员的批文也考倒一批人,黑压压的一片批示,令下属无法辨认,反复琢 磨甚至猜测也不解其意,可谓比考古还难。我们不希望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成为书法家,但“字乃文章之面目”,书写规范、眉清目秀是最基本的、必备的。因为书写、书法经过3000多年的不断演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历史积diàn 深厚、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并逐步被世界所认知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主要符号。因此,要营造全社会重视书写、书法的氛围,共同为进一步塑造文献名邦的外在形象和丰富内涵作不xiè 努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B.李明激动地说:“不是我妄自菲薄,你们能做的,我也能。”
C.朱自清《背影》中相濡以沫的父爱,激活了我们的孝心,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D.著名杂文作家刘征先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非常规杂文,将成语“重组”,尽收一石三鸟之功效。
3.默写古诗文。(10分)
⑴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万籁此俱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⑸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⑹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⑺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⑻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诗示子聿》》)
⑼某校毕业班的学生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写一副对联送给班主任。名句中巧妙的比喻正是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这一名句是:“ , ▲ ”。
4.下面文段中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3分)
①眼镜除了实用之外,已经悄然跻身配饰,甚至许多人把它当成了时下最流行的配饰之一,只要架在鼻梁上就觉得自己“潮气十足”。不少“潮人”都会在自己的鼻梁上带上一副大框眼镜。
来时尚饰品店里购买大框非近视类眼镜的年轻人,绝大部分视力都很正常,他们戴眼镜就是为了修饰脸型达到美观效果。但是眼科专家提醒,这种看似时尚的装饰,其实对眼
睛的健康会造成不小的伤害,轻则加重视觉疲劳,比较严重的还会导致视力下降。市面上买的太阳镜,本来应该是平光镜,但是有些质量低劣的商品有度数,②消费者佩戴这种眼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头晕、头痛、眼酸胀和流泪疼痛等症状,长时间佩戴会改造视力下降。即便是无框的大框眼镜,架在鼻梁上时间久了也会加重视觉疲劳。
③所以,最好不要长期佩戴大框平光眼镜或者大镜框,以免不会损伤眼部健康,毕竟任何美丽的第一前提都是健康!
句①修改: ; 句②修改: ; 句③修改:
5.名著积累。(3分)
鲁迅的散文在刊物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到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 ”。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态心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 》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如《 》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6.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5分)
宿迁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3分)
(2)你班钟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2分)
第二部分 (62分)
二、诗歌赏析。(5分)
7.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①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
②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结合诗作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猛浪若奔
(4)蝉则千转不穷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1.甲、乙两文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四、阅读《没有海岸的海——马尾藻海》,完成12——15题。(13分)
没有海岸的海——马尾藻海
①世界上的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介于北纬20 -35度、西经35-70度之间,面积约有几百万平方千米。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名虽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②在马尾藻海的海面上,布满了绿色的无根水草——马尾藻,仿佛是一派草原风光。在海风和洋流的带动下,漂浮着的马尾藻犹如一条巨大的橄榄色地毯,一直向远处伸展。马尾藻属于褐藻门,马尾藻科,是最大型的藻类,是唯一能在开阔水域上自主生长的藻类。这种植物并不生长在海岸岩石及附近地区,而是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
③在蒸气机发明以前,船只只得凭风而行。那个时候如果有船只冒然闯入这片海区,
就会因缺乏航行动力而被活活困死。所以自古以来,马尾藻海被看作是一个可怕的“魔海”。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经过这片海域时,船队发现前方视野中出现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惊喜地认为陆地近在咫尺了,可是当船队驶近时,才发现“绿色”原来是水中茂密生长的马尾藻。他们在马尾藻海上航行了整整三个星期,才摆脱了危险。
④马尾藻海最明显的特征是透明度大,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一般来说,热带海域的海水透明度较高,达50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达66米,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海洋有如此之高的透明度。
⑤马尾藻海中生活着许多独特的鱼类,如飞鱼、旗鱼、马林鱼、马尾藻鱼等。它们大多以海藻为宿主,善于伪装、变色,打扮得同海藻相似。最奇特的要算马尾藻鱼了。它的色泽同马尾藻一样,眼睛也能变色,遇到“敌人”,能吞下大量海水,把身躯鼓得大大的,使“敌”人不敢轻易碰它。
⑥在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来了。原来,这块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4个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流,东面的加纳利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平静”的原因。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12.读完全文,你发现马尾藻海有哪些特点?(4分)
13.第③节中划线句子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请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它们大多以海藻为宿主,善于伪装、变色,打扮得同海藻相似。
15.请选出下面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马尾藻海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
B.马尾藻并不生长在海岸岩石及附近地区,它是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的。
C.马尾藻鱼的色泽同马尾藻一样,眼睛也能变色,遇到“敌人”,能吞下大量海水,把身躯鼓得很大,使“敌”人不敢轻易碰它。
D.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所以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并未因此而消失。
标签:中考语文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