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中考语文真题

2014福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参考

编辑:sx_zhanglz

2016-06-01

大家把理论知识学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复习,从复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精品学习网中考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真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40分)

1.填空(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_____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 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 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王老师已退休多年,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   ”。

(8)初中即将毕业,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古诗,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  ____________   ”。

2.名著阅读(20分)

(1)阅读名著,理解书中要旨。名著有时也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歌颂了母爱、        、自然;《伊索寓言》充满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4分)

(2)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6分)

(3)简述鲁滨逊在海岛上造独木舟的过程及最后结果。(150字左右)(10分)

3.综合性学习(10分)

厦门与金门的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天,有一个金门学生考察团到你们学校参观,这些金门朋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你们班组织的“夏日话扇”活动中……

(1)解说扇用途(2分)

林涛借助“Google谷歌”从网络上搜索到一则有关扇子的材料:

数千年来,扇子不断演变完善,种类日趋繁多。民间习惯将扇子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曰平扇(如图一),包括羽扇、绢扇、葵扇等,不能折叠;二曰折扇(如图二),即可自如敞开收叠者。在生活中,扇子有多种用途,例如……

林涛搜索来的这则材料不完整,请你续写一句话将扇子的用途介绍得具体些。

(2)辨识执扇人(2分)

博览群书的陈韵罗列出古典名著中各具风采的执扇人形象。他问大家:民间习惯称智谋之士为“摇鹅毛扇的人”。这种叫法与下列哪一位执扇人有关系呢?(填序号)

A.薛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迎风翩跹,十分有趣。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绢扇来,向草地下来扑。”(曹雪芹《红楼梦》)

B.孙悟空“执着芭蕉扇,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挥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吴承恩《西游记》)

C.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施耐庵《水浒》)

D.诸葛亮“端坐车中,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用羽扇招敌曰:‘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汝等岂堪与我对敌?’”(罗贯中《三国演义》)

(3)感悟扇谚语(3分)

金门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介绍了不少与扇有关的民间谚语。这些扇谚通俗生动、耐人寻味。请你从下列扇谚中任选一句,简述你对这句扇谚的感悟。

①热天赠扇,雪中送炭。   ②扇面虽破,扇骨犹在。   ③葵扇棉袄,因时而用。

(4)画扇赠朋友(3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们商定:根据古诗名句绘制几把画扇赠送给金门朋友。请你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具体描绘诗句所体现的画面。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5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5题。(14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8分)

5.文段中写了邹忌的进谏和齐威王的纳谏,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7题。(10分)

当语言消亡时

陈赛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消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根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曾经谈到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大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消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

(选自《晚报文萃》2010年第2期,有删改)

6.语言的消亡有多种原因,请根据文意写出其中的两点。(4分)

7.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6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