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底层结构
底层结构是指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
任何教学都要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依据,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第二语言教学也不能例外。不但各项教学实践活动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关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法、教学经验等的形成和发展也要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在结构图形上:客观条件处于最底层,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底层结构。
第二语言教学的底层结构即客观条件包括目的语国家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教育政策以及可能提供的经费;师资培养、教师聘用和培训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等等。
(2)基础结构
第二语言教学必须建立在有关的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理论和经验是教学本身的基础,所以它们属于基础结构。基础结构包括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又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
(3)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由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测试四个构件组成,这四个构件包括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全部教学实践活动,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跟其他教学一样,第二语言教学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学实践活动,所以上述四大环节也就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体结构。我们研究语言教学及其结构,首先要抓住这个主体结构,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中心。
(4)上层结构
上层结构是指教学原则。规定教学原则是总体设计的任务之一,所以教学原则也是总体设计的一项内容。但是它跟总体设计的其他内容不处于同—个平面上。这是因为:在总体设计外部,它是教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跟教学法的其他组成部分共同指导包括总体设计在内的全部教学实践活动;在总体设计内部,它又必须受教学类型、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约。由此可见,教学原则是一个特殊的部件。它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又对教学实践活动发挥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在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图形上,它处于最上层,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上层结构。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部件都不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第二语言教学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因此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立体结构。它的四大部件之间和每一个部件中的各个构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一个构件都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变因。我们研究第二语言教学,首先要研究各个部件和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每一个部件和每一个构件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在哪些方面和多大程度上影响第二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4.第二语言教学的三类变因
为了便于研究和分析,我们把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变因分为直接变因、根本变因和条件变因。直接变因就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根本变因就是影响直接变因的根本因素,条件变因就是影响直接变因和根本变因的客观条件。
(1)直接变因
大致说来,第二:语言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变因:
[1]计划和组织工作的科学化程度。第二语言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汁划和组织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者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就会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2]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能够直接决定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如果课堂教学的质量不高,教学效果很差,就谈不上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3]教材的适用程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直接依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白—理想的教材。如果教材不理想,甚至根本不适用,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有效程度。我们知道,学生和教师没有对考试漠不关心的。考什么.怎样考,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人们把考试比喻为学习和教学的“指挥棒”。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对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也有直接的影响。
以上4个方面的因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互相作用、互为条件的,任何一个因素的积极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其他因素的配合,任何一个因素的消极作用都会对其他因素的作用产生制约。这4个方面的因素集中体现在第二语言教学的主体结构即四大环节中,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四大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计划和组织工作科学化程度的总体设计是其他环节的前提和主要依据;教材编写或选择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测试是检验的手段,它们不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达到的水平,而且检验包括它们自身在内的全部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合理、有效.并且会对其他环节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馈作用,
(2)根本变因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变因是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
[1]教师素质。上述直接变因的优化程度从根本上说来都是由教师素质决定的。计划和组织的科学化程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教材的优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有效程度,都跟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成正比。
教师素质的问题,是许多国家第二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种出于想当然的观念无所不在,这就是认为只要懂得某种语言,就能教某种语言。这种观念所产生的直接结果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性被严重忽视,专业人材的培养和培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聘用第二语言教师时,只要他懂得所教的语言,就算具备了基本条件;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师队伍中,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人材为数甚少,许多入虽然懂得所教的语言,但是实际上并不会教这种语言;更有甚者,有些人对所教的语言也是似懂非懂,这也是第二语言教学普遍存在的消极因素和弊端之一。不改变这种状况,就无法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2]学生素质。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情,学生的素质对教学质量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素质包括学习动力的大小,是否具备学习第二语言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等。有些素质是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但是也有些素质方面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例如,由于某些生理缺陷和某些心理缺陷,有些人很难学会第二语言。对于这样的人就不应当勉强他们去学,如果勉强他们去学,就会影响集体的学习效率。
(3)条件变因
组成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结构的“客观条件”都是条件变因:
[1]目的语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有不同的目的,其中有些人是为了阅读这种语言的科技文献,或者是为了了解和研究这种语言的文化,或者是为了用这种语言从事贸易工作。如果—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很发达,或者跟外国的贸易往来很多,因此外国科技人员都需要阅读这个国家的科技文献或文化名著,或者要从事有关的研究工作,或者要用这个国家的语言进行贸易,那么要学会这个国家的语言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加,学习这种语言的动力也会大大增加。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大小能够决定她的语言在国际上使用范围的大小,从而决定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的人数的多少和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大小。为用而学,才不得不学,过去,有些外国人学习汉语是因为景仰中国的古老文化,对他们眼中的这块“神秘”大地有浓厚的兴趣;现在,除了这些以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发展,希望了解和研究
现代中国,在科学、文化、贸易等方面跟中国进行交流的人越来越多,出于这样的日的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学习目的的变化,要求提高口头交际能力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在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仍然远远比不上学习英语的人数.这正是由于这两种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有明显的差别。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样的情况也会逐渐改变。
[2]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教育政策、可能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的经费。如果采取鼓励学习某种语言的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能够提供足够的经费,就会对这种语言的教学产生全面的促进作用。仍以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由于实行了对少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就吸引了一部分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由于许多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短训班,就吸引了一大批外国人前来短期学习汉语;由于国家比较重视对外汉语教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就使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项工作得到了加强。这就是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教育政策对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条件都跟经费有关,而经费的多少首先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取决于对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这种重视程度首先表现为在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教育政策中把第二语言教学放在什么样的地位。
[3]语言师资的培养制度和语言教师的聘用及培训制度。只有形成一套合理的培养、聘用和培训制度,才能全面提高语言教师的素质。我国在汉语师资的培养,汉语教师的聘用和培训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例如,在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本科专业,有些高等院校早巳开始培养以对外汉语教学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对在职的汉语教师进行培训;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0年颁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并已开始对在职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由国家教委颁发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这些措施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有明显的作用。
[4]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理论是教学发展的火车头和推进器。在基础结构中.教学理论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的核心,是第二语言教学这个学科存在的主要标志。但是教学理论必须以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教学经验为依据,所以教学理论不能脱离基础理论和教学
经验而独立发展。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还不太成熟,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有关的基础理论综合应用不够.对已有的教学经验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另—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基础理论还有不少薄弱环节,还不能完全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基础理论研究的落后状况制约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中,最落后的是语言学习理论。
[5]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对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无疑有促进作用。在现代化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方面,现在似乎同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情况。一方面,所需的设备配置不足;另一方面,已经配置的设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后一种情况又影响了必要设备的配置。出现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使用现代化设备的专门训练。实际上不了解现代化设备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也有些教师嫌麻烦,总觉得还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更方便。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各种条件变因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但是起根本作用的是头两项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