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教学研究方式。本文是精品学习网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说课稿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生死不离》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生死不离》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向我们讲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的不幸与感人故事,见证着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把这一内容及时地添加进教材,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与时俱进,紧扣生活。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地震来临的时刻,重点讲述的是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没有倒下,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废墟中求生存的许多感人的英雄故事。例如:《“我背得动”》、《“美丽天使”张春玲》、《留在最后的邹雯樱》。第二部分:爱的心声,带领我们聆听灾区四位小朋友的心声,体会他们的心情,感受他们的精神。第三部分:爱心传递,让我们点燃爱心的火炬,进行一次没有终点的传递;让我们用阳光的心态,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根据本课内容,我按照“感受不幸——产生同情——感受坚强——传递爱心”这一感情线设计教学,让学生永远铭记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
二、 说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在灾难来临时的应变与及自救能力,引领学生传递至真至纯的爱。特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
2. 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3. 公民意识培养目标:继承中华民族向善仁爱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仁爱之心,引导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
三、 说教法、学法
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课教学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同时扩大教学容量。
2. 主动参与,自主讨论交流。
四、教学设计及指导思想
(一)、今昔对比,激发情感
1、(出示地震前美丽的汶川及人们幸福、和谐生活的画面)说一说,昔日的汶川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2、而2008年5月12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人们怀揣着梦想在各自的岗位上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14时28分像一个魔咒,顷刻间,大地剧烈地震颤起来,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播放课件):到处是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今非昔比的一幕幕时,你想说些什么?
【如此对比,激情导入,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视频的再现,给学生带来了感观上的冲击和震撼,从而认识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讨论交流,感受坚强
师过渡:在那些山崩地裂的日子里,我们灾区的同学们是好样的。他们没有被震垮,而是以自己最深最真的爱参与了生命的大营救。看,这些无畏的小英雄们——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结合阅读故事《我背得动》、《“美丽天使”张春玲》、《留在最后的邹雯樱》。
思考:他们在地震中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佩服他们的是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读故事,分组讨论后再交流。
3、拓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例如,马小凤,陈浩,何翠青,“断臂天使”小王彬,在废墟中领唱国歌的许中政,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亚军等。)
集体讨论交流,在灾难面前,这些小英雄们又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走近他们,去听听他们的心声。从他们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地震中被压在危房下的同学,听到他们的话,你会怎么想?
通过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小英雄们是多么勇敢的孩子,多么坚强的少年,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更体会到了大灾无情,人间有真爱!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就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则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本环节,我就课本信息以及课外所搜集到的信息,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讲述、谈话、讨论、交流,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内心对真情的渴望,从而产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实现了由认知到心理体验的转换,将道德认知转化成了道德情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