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统计定额的制定
-运用生产统计和劳动统计的有关资料,经过必要的整理汇总以后,通过分析计算,即采用统计分析法制定出的劳动定额,简称为统计定额。
(一)简单算术平均法
简单算术平均法是根据实作工时(亦称实耗工时)的统计数据,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先求出一次平均数,然后再求出二次平均数,经过认真的对比分析和调整后,再制定出新的定额。
1.平均先进值的计算
例如:某零件A工序加工原定额为14工分/件,已知其实耗工时统计资料为11、13、14、12、10、9(工分/件)。试根据这些资料求出平均先进值。
计算平均先进工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先求平均数,再将平均值与完成最好的实耗工时相加,求出二次平均数:
(2)先求平均数,再将平均值与所有比平均值先进_的实耗工时相加,除以项数,求出二次平均数:
(3)先求平均数,再将平均值与两个最先进和一个最落后的实耗工时相加,除以项数,求出二次平均数:
(4)先剔除已知数据中的最大的一个和最小的一个实耗工时,然后再按上述的第二种方法求出二次平均数:
2.先进平均值的计算
上述介绍的平均先进值的几种计算方法,都把一次平均数,甚至还将落后的数值,作为计算二次平均数的基础。而先进平均工时是指在一次平均数之外,所有先进数值的二次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是:
先求一次平均数,即再求出先进数值的平均数,即:通过上述的分析计算可以看出,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解平均先进(或先进平均)数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无非是使劳动定额更能反映企业当前的生产水平,能够为绝大多数职工所接受,保证定额水平既先进又合理。
在生产重复程度低、工作地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企业,由于实耗工时资料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多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二)加权算术平均法
当企业积累的实耗工时统计资料比较多时,可将工时资料先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再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出平均先进值。
例如:某车间100名工人日产量统计资料,经过统计整理、分组,得到表1一15中的分组资料。
表1-15分组统计资料
平均日产量组中值(x)人数(f)每组产量敷(xf)
20以下15460
20~302510250
30~403522770
40~5045281260
50~6055201100
60~706514910
70~80752150
合计—100—4500
根据表1—15中的分组资料,先计算平均日产量:
1.平均先进日产量的计算
平均先进日产量()是参照简单算术平均法:按下式计算的:平均先进日产量G
2.先进平均日产量的计算
具体计算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先进平均日产量是在求出一次平均数以后,将平均日产量()所在组以外的各先进组的日产量加权平均的结果,即:
先进平均日产量
(2)采用上述方法,求出的先进平均日产量并不是十分准确的。这是因为它只考虑了高于平均数3个先进组的i36名工人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平均日产量45件所在的这一组28名工人的完成情况,在28名工人中肯定还有一部分人的日产量是高于平均数的。
因此,为了精确起见,在计算先进平均数时,可采用插补法,将日产量为40~50(件)这一组中的部分工人及其部分产量考虑进去。具体计算方法是:
首先从平均数所在组中,求出日产量高于平均数45件的人数,即:
计算出先进部分工人的日产量数,即:
先进部分工人日产量总数(x1f1)
根据上述计算可列出表1—16。
表1—16分组统计资料
平均日产址组中值(x)人数(f)每组产量数(xf)
45~5047.514665
50~6055201100
60~706514910
70~80752150
合计—502825
计算先进平均日产量,即: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来制定劳动定额,从一般公式的运用上看,权数(f)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带“量”的规定性,而且还具有“质”的规定性。现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实例:某家用电器厂安排具有高级技术和中级、初级技术水平工人分别完成电器盒的下料工作。这三类工人在全部生产工人中的比重分别是:
10%、60%和30%。他们的实耗工时分别为:
A.高级技工:4、4.1、4.2、4.3、4.4;
B.中级技工:5、5.3、5.4、5.5、5.6;
C.初级技工:6、6.2、6.5、6.6、6.7。
为了计算总体平均实耗工时,应先求出各类员工的平均实耗工时:
A类工人平均实耗工时
B类工人平均实耗工时
C类工人平均实耗工时
根据上述结果,要求出总体平均实耗工时,可采用三类人员的比重作为权重,即:
总平均实耗工时
利用各级技工的比重作为权重,求出的总平均实耗工时,反映了生产工人的技术结构特征,以此作为制定工时定额的依据,能够提高定额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