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6-01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范浅婵
小熊比尔捕到鱼之后仍若有所思闷闷不乐:它担忧河里不再有鱼,担忧母亲老去后自己没有能力封样……
忧虑已成为人的一种本能,小到柴米油盐、饥寒饱暖,抑或挂记离人、眷恋亲友;大到忧馋畏讥,到心系国运兴衰、利民困苦……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有所系,自然不思茶香,一意关心、追寻,这样的隐忧幽微而精致,如坠着朝露的海棠;“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位母亲的叮咛嘱托中是对子女长久的牵挂。这样的隐忧厚重而朴实,如满蓄棉花的布衾,虽不华丽却足够温暖……最深刻的忧虑往往与爱息息相关。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你瞧,古人在担忧疾风寒雨摧残了枝头的娇花嫩蕊;“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位千古的枭雄也在叹息日月轮转春秋代序。人们担忧的时光的飞驰而去,实际上是为生不我与,时不我待而心有忧思。
在个人生老病死的面前,国家和时局似乎获得更为普遍的思索和忧虑。早在屈原”哀民生之多艰”时,这种文人士子与江山国祚的紧密结合就颇具雏形。而陆游晚年僵卧孤村尚思戍边却敌,在国家趋于动荡分裂的时局中,忧国忧民成为吟诵的主题。等到了清末民初,先是皇纲不振丧国辱权,再有国内军阀混战、英豪辈出,人们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上升并普世……
人类自产生思维,便已有了许多忧虑。今人谈及“杞人忧天”不免失笑,然而那正是人的自身觉醒的标志。
现实与理想存在落差,生活中十之八九是不如意,各个层面上的期许和不完满拨动了这根名为“忧虑”的神经,一次有一次使人警醒、促人奋进。
这中警醒与奋进既内化为人的坚毅不屈的品格、广泛关注社会民生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外化为整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表现在为国之独立富强的奋斗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虑意识正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因此,如果哪一个夜晚你因纷扰的思绪而耿耿不寐时,请珍重这份隐忧——它将激励人的成长,塑造人的品格,汇聚人民的力量!
标签:高考作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