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1考研政治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6)

2010-11-04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2006年分析题第34题)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典型真题

(2006年分析题第34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辩证统一的(2005年单选题第2题):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其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坚持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就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典型真题

(2005年单选题第2题)“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D】

(3)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二者的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就会变成谬误。坚持真理与谬误的辩证统一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2010年分析题第34题)

典型真题

(2010年分析题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1)这是由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决定的。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梅兰芳之所以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就在于当出现失误时,他能够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时,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实现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