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在职研 > 模拟试题

2012年教育学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辑:

2013-05-09

三、名词解释

1.教育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袁振国,2004,4.)

2. 学校教育制度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 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3.教育学

答: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

4. 人力资本理论

答:人力资本理论是在二战后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甚至是首要要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于1960年正式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型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5.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答: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考试大)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只是、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

6. 科学技术

答: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技术是根据生产时间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7.校园文化

答: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8.个体身心发展

答: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想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四、判断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不具有阶级性。

解析暂无。

2.经济决定教育。

解析:错误。教育受社会的经济条件所制约,它在以下几方面决定教育:

(1)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经济决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3)经济决定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经济不能对教育起绝对的决定作用,还有教育的领导权、教育制度和受教育权利、教育目的和性质是由政治制度所决定的。

3.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受制于社会发展需求并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

解析:错误。教育并不直接作用于社会,而是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通过学习、领会并内化前任优秀的科学文化只是,提高与发展自身,成为“新人”,并由“新人”直接作用于社会。因此,培养人成为链接教育和社会的桥梁。

4.科学技术决定教育者的观念。

解析:错误。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但不能决定。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额设定。

5.21世纪,知识比能力更重要,所以知识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

解析:当今条件下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些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因此对能力的要求提高,能力教育也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五、论述题

1.结合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论述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解析:二十世纪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结合以上五点论述我国教育在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全民教育、教育投资多元化、教育教学技术改进等方面面临的现状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有独到见解者可适当加分)。

2.《学记》中有这样两句话:“君子之教,喻也”;“倒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解析:《学记》中这两句话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到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阐释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酌情加分)

3.你认为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对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什么意义?

解析:根据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关系:政治、经济在某些问题和某些方面其决定作用;教育也以一定的方式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来阐述对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意义。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等。

4.讨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解析: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促进的作用:第一,教育通过继承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第一,文化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第二,文化直接影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5.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契(1915-1995)提出当代中国亟需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我们讲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平民化的,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请根据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冯契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自由个性,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真、善、美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格。”

(1)这一理想的人格形象,能充分展示教育的人文关怀。

(2)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目的

(3)有益于主体性教育的确立等。

6.有人说:“教育学的真正魅力并不是在于它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不是一门科学。”你如何理解?

解析:科学,即人类对于世界的理性把握,而科学成为了科学主义,乃是人类对于宇宙的一种自负的态度。他强调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制度习俗、规章典籍,只有经过理性的检验,其存在才是合理的。这是现代主义的方法论。而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启示我们:理性主义的“灯下之黑”在于没有把非理性作为“理性的一种”。……(按自我理解,有独特见解酌情加分)

7. 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忘,在一些价值观念中,有许多值得发扬的因素,它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资源。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重传统和权威”的价值取向是盲目的,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民主化。你如何理解,并论述。

解析:本题需一分为二的答题,既要重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因素;又不能忽视传统价值观中消极因素对今天教育的影响: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

8.有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而有的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对此,你作何看法?

答:本题为开放题,是主张“内在论”,还是“外铄论”,还是主张“相互作用论”均可,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但更倾向于辩证唯物注意的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更多精彩推荐:考研 > 在职研 > 模拟试题

标签:模拟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