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5-19
九年级语文(下)(语文版)第七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臧(zāng)否;C.行(háng)阵和睦;D.壬(rén)人。]
2.B[辍耕之垄上(去,往)。]
3.A(B.“畏”通“威”,威严的意思。C.“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D.“阙”通“缺”,缺失。)
4.B(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扣分”的后面加上“的措施”。)
5.示例(1):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要学有所成,他为读《易》而翻断了穿竹简的牛皮绳,“韦编三绝”这个故事至今还激励着人们勤奋读书。
示例(2):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他向师襄子学鼓琴,不仅熟习乐曲及弹奏技法,而且能够从中领会乐曲的意蕴志向,甚至体会到了乐曲作者之为人,令老师也对他肃然起敬,其好学精神令人钦佩。(发言稿的中心是论述孔子的好学精神,所选取的材料要跟这个观点一致,举例要真实,语言要精练;注意不要超过100字。)
6.《出师表》 刘禅(该题是对课文有关知识的考查,弄清该文的写作背景,就能正确解答该题。)
7.(1)忠诚 (2)商议,询问 (3)听到,听说(“忠”字古今意义差别不大,都可以理解为“忠诚”或“赤诚无私,竭心尽力”。“咨”是“询问”的意思,古今差别不大。“闻”在古文中常被解释为“听,听到”,如我们学过的“渐闻水声潺潺”“如闻泣幽咽”等,这里引申为“听说”。)
8.(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2)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1)翻译时我们可以按照字字对应的原则,即将原句中每个词语的意思都翻译出来,尤其是“是以”“简拔”“以”“遗”等词要翻译正确。(2)翻译时要注意“为”“平直”等词的翻译。]
9.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文题是要求我们找出【乙文】中能体现赏罚严明的句子。只要准确理解了【乙文】的意思,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
10.《出师表》 《后出师表》 《隆中对》(做此题时,我们可以结合历史来分析。诸葛亮曾写了《出师表》《后出师表》,所以“两表”的答案比较容易得出。“一对”我们可以结合“对”字分析,联系陈寿的《隆中对》可分析出此题答案。)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汉、魏以来,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他曾经上表建议皇帝将廖立、李严贬到南中。廖立听说诸葛亮逝世了,哭着说:‘我就要被外族人统治了!’李严听说诸葛亮逝世后,生病死了。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处理政事,开诚布公,尽忠心。做事忠于职守、对时局有利的,即使是他的仇人也一定奖赏;犯法怠慢公事的,即使是他的亲人也一定重罚。’爱卿你们怎么能不仰慕他呢?”
11.(1)√ (2)√ (3)× (4)√[(3)题中的“遗”读wèi,是“赠送”的意思。]
12.B(A.结构助词,的;动词,去,往。C.对于;比。D.表转折关系,却,但;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13.我节制自己穿衣吃饭(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翻译时应在抓住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做到字字落实。句中“节”是动词,节制;“养”,供养;“以”,来;“先”,形容词作动词,做表率。)
14.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分析晏子的品质,要从他做的事、说的话入手。如“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可见其节俭。国君送他豪华大车,他“三返不受”,并且说“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可见他考虑问题从国家利益出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晏子上朝的时候,每每乘坐破旧的车子,用劣马拉车。齐景公发现了这种情况,说:“哎呀!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这么破旧不堪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还能周济国内的游士,使他们得以生存。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破旧的车马可以自己用,我已经很满足了。”
晏子出宫后,景公派梁丘据给晏子送去四匹马拉的豪华大车,结果来回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晏子到后,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的馈赠,那我也不乘车了。”晏子回答说:“国君派我管理百官,我节制自己穿衣吃饭(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然而还恐怕他们奢侈浪费却不顾自己的品行。现在,国君在上乘豪华大车,我在下也乘豪华大车,这样,我就没有理由去禁止百姓不讲礼义、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行为了。”最后,晏子还是辞谢了景公的好意,没有接受豪华的车马。
15.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给文言语句划分节奏,可先通读选句,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基础上,进行划分停顿。文言文朗读停顿有两种:一种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种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16.D[D项中“乎”都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吧”。A项,“于”分别译为“介词,跟,和/介词,在”。B项,“之”分别译为“代词,他(徐庶)/助词,的”。C项,“而”分别译为“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顺承,不译”。]
17.(1)总共 (2)拜访 (3)通“伸”,伸张 (4)讨伐,征讨(“凡”的古今意义不一样,在句中可译为“共,总共”;“诣”在句中可解释为“拜访”;“信”在句中为通假字,通“伸”,伸张;“伐”的意思和现代意义相一致,译为“讨伐,征讨”。)
18.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句中的“就”解释为“接近、趋向”,“就见”的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屈致”解释为“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枉驾”解释为“屈尊”,“顾”解释为“拜访”。落实这些重点词语的释义,翻译通顺即可。]
19.B(B项,两处语句都运用了类比的写法,强调所写事物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
A项,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写了当时社会上的人们对他的评价以及朋友对他的评价,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C项中文言句式“……者,……也”是判断句的一种标志。D项中举大禹、文王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的道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0.三顾茅庐 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畎亩之中 版筑之间(原文或现代汉语均可) 百里奚(此题是对识记能力的综合考查。第一空写成语,根据“刘备”“求贤”“对人才的认知”等提示语,可以很容易想到“三顾茅庐”;第二空填选段中人物的主要观点,根据选文内容,蔡洪以夜明珠、璧玉类比,举大禹、文王的例子,自然引出“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的观点;后三个空根据人名“舜、傅说”的提示,根据“举于市”的提示,链接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诵默写出相关内容即可。)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问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寻求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选取俊杰。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的遗民,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这次征召呢?”蔡洪回答说:“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不驯服的百姓迁到了洛阳,恐怕各位就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吧!”
21.思路点拨:(1)全命题作文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审题立意能力。题目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非常有现代气息。“不走寻常路”的话题完全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可以让人人有话可说。
从解题思路来看,“不走寻常路”当然要求同学们从选材和立意上寻找一些特别之处。可以写莲、梅、竹、菊等植物与众不同的风格;可以写屈原、陶渊明、李白选择的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可以从民族、社会的角度,写中国、美国等的特别之处。所以,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关键要看同学们自己能否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立意和材料。
(2)材料以寓言的形式呈现,通过小橡树成长的经历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怎么做呢?联系了中学生的现实。
那么,从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来看:苹果树和玫瑰花的建议并不正确,小橡树一开始的盲目听从使其越来越迷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成长过程中需要有选择地听从他人的意见,不盲从。后来,小橡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成长为一棵大橡树,实现了生命的价值。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人应该相信自己,有主见,并坚定地走下去,走自己应该走的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例文(1):
不走寻常路
他不健全,但很乐观。他不健全,但很坚强。他不健全,但他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生活路。
去新华书店,顺手拦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子没有同往常一样往大道上走,而是弯进了一条清幽的小道。我正纳闷,只听车夫说:“这里人少,安全,又安静。可以给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他居然不走寻常路。我笑着打量着他,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马甲,修得平齐的发丝中掺着银丝,大概有50多岁了吧。
车前行着,我却开始奇怪,上好的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三轮车一样。目光往下一移,却猛然发现,他居然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那截空空的裤管,挽了个疙瘩,悬在空中,随着他蹬车的频率,先向前一冲,片刻停顿之后又向前一冲。为了加快蹬车的速度,他的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前倾,以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那唯一的一条腿上。
望着那截空空的裤管,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十七出头,100多斤的体重……我几次想下车,却又怕玷污了一些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段上坡路。我说:“我先下车,帮你把车推过去吧。”他连忙制止:“不用,不用,这点坡都爬不上去,我咋个挣钱生活呀。上次,我还靠我这条腿,载着两个老外游过嘉兴呢!”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的确是个不一样的人。车子遇上陡坡,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车夫弓起身子,加速向前蹬,车子发出“吱吱”的尖叫声。他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根筋。我想,他此时的脸一定是紫红色的,那单薄的衣服包裹下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车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眼前的他,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在我看来他无疑是个强者。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选择消沉,而是扬起自信的风帆。残缺的腿,注定了他会有特殊的一生。他却走了不一样的路,就像弯进那条小道。人力车夫,很平常的工作,但对于他,要比正常人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挣来了坦荡的生活。他是在与自己较劲,同命运抗争。那条仅有的腿,撑起了他整个人生的重量,撑起了他整个人生的尊严,撑起了他整个人生不寻常的路。
【点评】文章中,“不走寻常路”一语双关,既指车夫选择的骑车路线,车子没有同往常一样往大道上走,而是弯进了一条清幽的小道,更是代表了残疾车夫与命运抗争的一生。“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选择消沉,而是扬起自信的风帆。残缺的腿,注定了他会有特殊的一生。他却走了不一样的路,就像弯进那条小道。”饱含感情的语句将两层含义统一起来,在文章的最后加以升华。
例文(2):
走自己的路
幼时,初学走路,祖母耳提面命:“走路时不要东张西望,要看着脚下。看到果皮一定要绕开。”可是每每因为顽皮故意踩进了水坑,弄脏了新买的裙子。
后来,进了学校,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这是在告诉我们,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我常常在心里嘀咕:为什么丑小鸭一定要变成白天鹅,当自己不也挺好?
一天天长大,经常因为特立独行处处碰壁,然而即使撞了满头包也不打算回头,只因为既然选择了荆棘路,就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放弃。
为什么要用关切的目光束住我高飞的翅膀?你可知为了心中的天堂,即便命中注定有一千次跌倒,我愿意第一千零一次爬起,继续前行。为什么要用你的经验将我的未来否定?你可知我不爱平坦的大道,却偏爱幽径旁的风景?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如何长大?没有梦想的人如何生活?一辈子走在别人铺就的通途上,波澜不惊,真的就是你想给我的生命?那与复制有何区别?我相信上帝给我们的使命是开创。
请不要用既定的规则束住我的脚步。我愿学伯牙断琴,只为知音。千百年来,多少人将此引为憾事,我却欣羡高山流水的惺惺相惜。伯牙失琴,内心如何不痛苦?然而知音的故事已成神话,又何必在乎世人喧嚣不息的掌声?以琴慰友,子期知伯牙之音,伯牙知子期之心。
请不要用既定的规则单调了我的人生之路。我愿学东坡正直敢言,装满“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流放岭南,仍高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已选择了为百姓的利益据理力争,就已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即使跌得遍体鳞伤,也要为生活高歌,至少这比苟且偷安的日子好很多。
请不要用你的方式决定我的人生,请不要以爱的名义否定我的梦想,请不要再将我当成长不大的孩子,请放开忧虑的双手,让我走自己的路。即使我刚刚踩在了果皮上,现在摔倒在地,我也会对生活微笑,对命运微笑,对你微笑。
请以宽容的目光对待我的坚持,请让我走自己的路。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做,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不足。
相关推荐:
标签:语文试卷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