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一 > 语文 > 语文同步练习

初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参考

编辑:

2015-03-30

10.本诗题目为“乡愁四韵”,作者选取了哪几个意象来寄寓乡愁?(4分)

11.与《乡愁》相比,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9分)

盘旋于绝境之上的不屈精神

①时光回到1925年1月,一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洞穴探险者在探险时遭遇不幸,这位美国阿肯色州山地青 年的遭遇,引起了全体美国人的关注。1月29日,当他在父亲的农场为寻找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救。

②在那个名叫“沙洞”的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腿,动弹不得。人们想办法施以援手,还是不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在人们难以 想象的疼痛和折磨中,柯林斯整整坚持了十九天 。他勇敢的心和顽强的意志,在 同情者的心里,打下了无法泯灭的烙印。

③十九天的时间,一分一秒对柯林斯来说都是煎熬。在没有一线光亮的洞穴里,无边的黑暗浸满人的意识,柯林斯的腿 上覆压着巨石,仅可容身的小穴如同绳索捆绑着他,他全身无法动弹,能动弹的只有他的思维。孤独、绝望、疼痛、无助,很容易将一个人 的精神击垮。

④正当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这位不幸的落难者时,一名叫米勒的记者五次深入洞穴,并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目睹的一切,为人们记录下了这位落难者在生死面前如何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及其内心痛苦与顽强的挣扎。

⑤地面上每一寸地方都是水,每前行一步,都不得不像蛇一样地蠕动。记者米勒试图挤进柯林斯受困的小洞,“ 疼——太疼了!”柯林斯恳求米勒放弃这样的努力。柯林斯躺着,向左侧斜着,以致他的左脸颊触到了地面,两只胳膊牢牢地卡在他身边石头的缝隙里,像一位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者,这样的姿势,他不得不保持十九天。

⑥他的脸上盖着一块油布,记者米勒试图把它揭开。“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米勒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顶部的岩面上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个小时,柯林斯并不介意,可是,随后持续不断的水滴几乎让他疯狂起来。后来他的弟弟给他带来一块油布。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旧时的水牢,再坚强的人,也会不寒而栗。而柯林斯,坚持了十九天。

⑦一次次的营救失败,终于有一次,柯林斯面对着米勒——这位身高只有1.57米、体重仅54公斤的好心记者,真诚而又不失调侃地开起了玩笑:“喂,伙计,你最好出去暖和暖和。不要回来了,你这么瘦小,我相信你是不能把我弄出去的。”此刻,最需要帮助的人,依然乐观,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人,关心眼前来帮助他的瘦小记者。

⑧柯林斯没有任何额外要求,但他郑重地要求在他的头顶放置一盏灯。灯光如豆,可是,微弱的光,在 这位地下探险者的心里,成为永存希望的火种,成为挑战黑暗环境和冷酷陷阱的象征。无论身处怎样的绝境,勇敢的心,永不输给貌似强大的灾难。十九天后,柯林斯离去,这盏灯仍然亮着,柯林斯离去了,美国一位叫詹金斯的传教士为柯林斯作了一首缅怀的

歌——《弗洛伊德•柯林斯之死》,歌词唱道:“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家伙/有着白皙英俊的脸庞/真诚而勇敢的心肠/他的身躯正在沉睡/沉睡在那个荒凉的沙洞里。”听歌者无不落泪。

⑨置身绝地,是对精神强度与韧性最好的考验,在困厄面前,如何保持人的尊严?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问题。当人们面对世界的劫难感到无助时,                    。

12.通读全文,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4分)

柯林斯探险遇难,不能自救→(                   )→记者深入洞穴,零距离采访→(                  )

13.找出文中描写洞穴 环境的一个句子,体会它对表现人物的精神有何作用。(3分)

14.阅读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请说说他的“勇敢”“顽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文中反复出现“十九天”这一时间概念,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小提示: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角度考虑。)

16.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⑨段横线上补写相关的语句。(要求:结合柯林斯的事迹进行评价,不少于40字。)( 4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