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8-31
7、教师播放《武陵春》动画,并朗诵作品学生朗诵作品,并正音舴艋(zé měng)
8、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作品,教师指正大意。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学生概述作品内容,与组员交流作品抒发的情感。
9、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品味词句。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1、分小组讨论问题,分组汇报。在教师引导下分享本词所抒发的情感,并品读语言的精妙。
2、观看课件内容,加深理解。参考答案:
(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10、引导学生将《望江南》与《武陵春》进行比较与品味。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参考:
1、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2、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3、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4、两首词情景交融,都有独特的意境美。
11、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抢答比赛。学生现场抢答,答出一句10分。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5、“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
12、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品味写作技巧。
2)熟读默写这两首作品。
3)预习《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查找这三首词的作者、背景资料。了解豪放派词风。学生再次朗读作品,并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检查导入:检查学生《望江南》、《武陵春》的背诵默写情况。学生背诵默写两首词。
2、复习豪放词风格。指导学生根据注释阅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并交流。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分组交流阅读三首词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竞赛,进行三首词的学习。
(1)将全班学生分为男女生两个方阵,进行擂台赛。
(2)确立赛题:
A、作者故事知多少?(要求:以三首词的作者范仲淹、苏轼、辛弃疾为比赛内容,任选一人,说出一个得10分,分数不设上限。可以是轶事、背景故事、生平简介、典故等。
B、我型我秀朗诵赛(男女方阵各派两名代表进行朗诵,要求声情并茂,字音节奏准确无误。错漏一处倒扣5分
C、我与古人聊聊天(自由抢答,从三首作品中任选一首,要求能准确诠释词的大意,准确说出作品所抒发的情感,言之有理有据者每人次5分。1、 学生分组,选出代表,组内交流各自准备的资料。
2、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
3、 做好自我调控,避免出现混乱。塞(sài)下 千嶂(zhàng)里
燕(yān)然 羌(qiāng)管
猎(liè)擎(qíng)貂裘(diāo qiú)卷(juǎn)鬓(bìn)挽(wǎn)
挑(tiǎo)麾(huī)炙(zhì)
弦(xián)的(dí)霹(pī)
4、教师补充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了解并学习,帮助理解作品。
5.教师小结比赛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展示课件。
1) 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 这三首词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 这三首词总体情感抒发上有什么异同?
以上就是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词五首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老师和学生能够喜欢!
标签: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