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一教案 > 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古代诗歌五首教案集(十一)

编辑:

2014-10-15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文学常识填空。

(1)《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唐代诗人。

(2)《西江月》一词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__________并称为“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3)《天净沙 秋思》体裁为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4)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__________ 唐代__________ 宋代__________

元代__________ 明清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 B.稻花香里/说/丰年

C.断肠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残夜

3.按原文内容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中构成对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首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1.(1)《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2)《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苏轼

(3)小令 马致远

(4)赋 诗 词 曲 小说

2.A

3.(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夕阳西下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略

六、课常小结

随着二十世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开起宝马,穿起皮尔•卡丹,用起摩托罗拉……西方国家的意识已从消费渗透到我们文化中,“酷”“帅”成了我们青少年的口头语,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这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篇,它会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愉悦,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回答文后问题。

(1)填空。

《西江月》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词,词因句子长短不齐又叫_______。这首词用空行分为两段,这两段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词中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时的气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两句中“别枝”作什么解释?“惊”和“鸣”是否分别专写“鹊”和“蝉”?

(3)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并翻译。

(4)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悦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2.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在艺术上没有虚词,没有关联词语,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叠加成一幅山水人物画。比较阅读白朴的《天净沙 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请你从词类使用、意象、创设的意境几个角度,写出两首曲子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1.(1)长短句 上阙(片) 下阙(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另一个树枝;不是专写,而是说“鹊”“蝉”都是既“惊”又“鸣”的。

(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翻译略。

(4)起初月明天晴,后来乌云骤起,阵雨将至。是清新、欢跃、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稻花飘香、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使辛弃疾产生了愉悦的心境。

2.两首曲子都使用了大量名词,通过名词叠加,把丰富的想像材料切换成一幅幅画面,从而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山水人物画。(抓关键词,抓大意即可)

●活动与探究

1.召开一次诗歌赏析会。

诗歌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所以对诗歌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同学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次上,说出自己对某首诗的最深刻的感受,在交流中,提高赏析能力。

2.举办一次配乐诗朗诵活动,让学生自选音乐,配乐朗诵这几首诗,师生共同对所选音乐及朗诵水平做出评价。

●备课资料

一、课文赏析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析

对《观沧海》诗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诗的理解,所有材料都认为写的是实景,其实,这种说法大有商榷之处。

首先,从时间上看,此诗写于公元207年7月,正值夏季,何来秋风?就“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二句而言,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象,因而这两句诗不可理解为“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

其次,从意境上看,如果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那么“秋风萧瑟”句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矛盾。其实,“秋风萧瑟”句应理解为由眼前的实景想像出大海的另一番景象。

最后,从内容上看,与下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统一的。诗人站在碣石山上,触景生情,宽广的胸怀与开阔的意境产生共鸣,进而以沧海自比。沧海有气吞万里的气势,有吞日吐月的襟怀,能够包容世间万物,诗人的志向是把万里江山揽于一怀,情景交融。

综上所述,“秋风萧瑟”句应理解为诗人想像的诗句,并非实景,而是虚写,与“日月之行”句共同表达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大政治家的人生境界

——读《观沧海》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连年的军阀混乱,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就是当时悲惨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在这个生命受到严重摧残的时代,文人们大多抒发及时行乐的思想,人生苦短的叹息弥漫于当时的诗坛。而集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曹操的诗作,则侧重抒发及时有为、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显示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观沧海》列曹操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曲。《步出夏门行》是汉乐府古题,又名《陇西行》,诗人借助古题,表现了宏大的人生抱负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崛起的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逐渐削平了北方的军阀势力。建安十年(205),曹操击败了他在北方最强大的敌手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率余部投奔居住在辽西的乌桓部族,勾结乌桓多次入侵掳掠幽州一带的汉族民众,成为东北边境地区的大患。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率师北征,一战告捷,巩固了后方,为挥师南下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提供了可能。九月,曹操胜利班师,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豪情满怀地写下了《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赏的立足点和对象。诗人登上碣石山,凭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一个“观”字统领起下面的十句描写。“水何澹澹,山岛耸峙”写放眼一望的总体印象:在那苍茫浩瀚、辽阔无边的海面上,高高耸立着突兀的山岛。诗人由大处落笔 ,着力渲染大海浑茫动荡的气势。“何”是“多么”的意思,表达诗人见到大海时无限惊叹的赞美之情。“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描写耸峙的山岛上草木繁茂的景色,秋天的北方本应已是草木摇落的景象了,而此地的景色却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对“水何澹澹”的进一步描写:在无风的情况下,海水尚且动荡不已;当萧瑟的秋风掠过海面,大海更是洪涛巨澜,波浪接天,汹涌澎湃,声势赫然。面对这壮丽恢弘、气势非凡的大海风光,激动得大约有点眩晕的诗人恍惚觉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的日月,灿烂的银河,仿佛都蕴涵在大海的怀抱之中。

《观沧海》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全诗描写秋天的大海景色,展示出一派恢弘的气势和蓬勃的生机,而无丝毫衰飒凄凉的悲秋情绪。“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我国文学史上,历代诗人多是临秋风而洒泪,见落叶而伤怀。曹操却能迎着拂面的萧瑟秋风,领略大海的辽阔壮美,一扫凋残低沉的情绪。这种崭新的高昂格调,反映了诗人振奋进取的人生态度。尤其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句,浪漫恢奇,极写海之大,连日月星辰这些巨大的天体,好像都是由大海孕育而出,这种吞吐日月的博大境界,乃是诗人阔大胸襟的自喻。《观沧海》的壮阔气象、宏大意境,正是诗人扫平群雄、统一天下的人生抱负的象征。

(《中学生阅读》2001.6,有缩略,作者:杨景龙)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