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初中 > 教案 > 初一教案 > 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风筝教案集(六)

编辑:

2014-10-17

(四)研究性学习

围绕三个关键问题依次展开研讨,逐层深入,理解全篇。

1.“悲”从何来,是否仅仅因为我不喜欢风筝?

此问题引导学生顾及全篇来寻求答案,树立阅读的整体意识。

明确:眼前的风筝勾起了我沉重的心事,二十年前 “我”曾怎样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我”为自己犯下的过失而“悲哀”。

2.“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

这是课堂研讨的核心部分,宜逐步展开。

①紧承上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结论:“精神的虐杀的一幕”指二十年前 “我”曾怎样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具体内容指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放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忆当年的一幕?

明确:忏悔自责。

②为什么说把这一幕称为“精神”的“虐杀”?不就是毁掉一个风筝吗?从哪些词眼可以感受到“我”实施的“虐杀”之“虐”?哪些词眼可以感受到“小兄弟”遭受到的无情的“虐杀”?

读书圈划,师生讨论明确:遭到粗暴践踏的不止是一只风

筝,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我”:折断 掷 踏扁 傲然 “小兄弟”:惊慌地站 失了色瑟缩着 绝望

③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发挥你的想像,如果小兄弟的那风筝能完工,那将是怎样的一件工艺品?请你描绘一番。

(意在通过想像,进一步体验这种精神虐杀的残酷)

④回想你自己,有没有这种虐杀他人精神或遭受他人精神虐杀的经历?请描述一番。

(打开“文本语文”与“生活语文”的通道,互为丰富和支持)

以上四步不应机械进行,宜视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着?对弟弟的“全然忘却”,“我”究竟持怎样的感想?

此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允许发表不同观点。不过,依照本文的具体语境 (直到最后,“我”依然陷人那种深刻的悲哀和绝望中而不能释怀),及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观念(国人的劣性――精神的健忘及其可怕的遗传)来看,“我”的悲哀显然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悲哀”,这种“悲哀”既是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悲哀,更是为被虐杀者的健忘和不知而深深地悲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给“我”寒威和冷气的何止“严冬”?更是那种可怕的精神健忘,那种难以拔除的集体无意识使“我”不寒而栗――一个典型的鲁迅命题。教学时应相机阐发,不可硬性灌输。

(四)联想及扩展

推荐鲁迅先生1919年创作的《我的兄弟》一文,与课文做比较阅读。《我的兄弟》全文如下:

我是不喜欢风筝的,我的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等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就没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枝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己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丝竹,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悄地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地叫我“哥哥”。

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对于《我的兄弟》与《风筝》的关系,唐弢先生形容得好:“正如色彩鲜艳的

油画先画一个简朴的素描草稿”。与《我的兄弟》相比,《风等》一文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细致,更重要的是突出强调了“我”何以施之至于“精神虐杀”及自知过失后的懊悔和无法得以赎罪的“悲哀”,主题更加深刻了。

(五)课堂练习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六)课堂小结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里……(教师播放《风筝》朗读磁带,配以山东潍坊风筝节的相关画面)

附:板书设计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希望这篇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风筝教案集(六)可以有助于您备课!

标签:语文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