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10-20
为了帮助大家在考试前,巩固知识点,对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掌握,精品学习网为大家编辑了北师大版政治初一上册平等待人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不平等待人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正确认识、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养学生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的能力。
通过体验性参与活动,让学生体验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并能运用宽容和理解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友好地与人交往。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平等待人是一项基本美德。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平等的待遇,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的。我们在埋怨、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够尊重、平等、宽容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尊人者,人尊之;敬人者,人敬之。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宽容是一项基本美德。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能使人跃上新的台阶。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待人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人人平等。
(1)主要是从法律社会的角度体会平等的含义。首先用八路军改称谓的事例引发对平等的思考。然后,分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学之间虽然家境的贫富、天分的优劣、成绩的好坏等有差别,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
(2)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让学生明确平等待人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到平等待人。着重介绍“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对他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
第二站:相互宽容。
首先以贴近学生的事例引入,激发对“是否需要宽容待人”的思考。然后,重点介绍:理解和宽容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宽容是一项重要的美德,它要求能以博大的心胸对待他人。同时强调,宽容不是无限制的,要以法律和道德为底线。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成为宽以待人的人。
图示:
平等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平等是交往的前提
人人平等 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差别,但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与人是平等的 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享有平等的尊严,应受平等的待遇
理解:共同生活的基石
宽容:生活的润滑剂
相互宽容 怎样做到理解与宽容(宽容是相互的)
宽容是有限度的(宽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法律底线)
2.内容分析
第一站:人人平等
辅文“刘伯承将军更改八路军机关工作人员称谓”的事例,开宗明义,直接点出人人平等的观点。
正文包括5个自然段。前三个自然段主要从法律角度指出:平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应当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自己的平等权利。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它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第五自然段虽然内容不多,却是本站知识的落脚点。它进一步明确了“人人平等”的具体内涵,同时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平等待人的具体方法。
“知识链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节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平等”的相关规定,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社会观察”:利用欣涛从农村到城市,同学对待他态度的变化及欣涛自己心理变化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应不应该给同学起绰号,尤其是侮辱性的绰号;怎样对待班里的其他同学等问题。这种现象和学生生活结合紧密,又迫切需要解决,很有针对性。
“活动平台”:回音游戏。通过模拟山谷的回音,体会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尊重与得不到尊重的不同心理感受,明确“尊人者,人尊之”,学会尊重他人。
第二站:相互宽容
辅文通过讲述“老师宽容犯过错学生”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宽容?是否需要宽容他人?我需不需要别人的宽容?”等问题,激发学生关注课堂内容、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正文包括8个自然段。
第一段概括地“从每个人思考问题角度、观点不同”及“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两个角度指出为什么需要理解、宽容,从而引出本站的教学内容。
第二、三段主要讲解构建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理解的原因。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养成理解他人、宽容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和品质。
第四段主要从怎样对待他人所犯的错误入手,重点讲解“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 第五、六段主要强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宽容是相互的,宽容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
标签:政治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