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听潮》

编辑:

2016-09-19

[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来把握文脉的能力;在艺术分析中注意避免“插标签”。]

(4)第5、6、7段

教师让学生简略地说说鲁彦夫人的开始赏鉴海景时的心情,以及段中有哪个错字需要改正。(“欢心”是“欢欣”之误)

第6段由一学生朗读。

读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把一个能概括此时大海情状的字找出来,学生颇费思索,最后找到了“静”字。再经过教师的诱导,同学们认识到:“大海上一片静寂”的静,是从“听”的角度写出了总的气氛围;“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的静,是从“看”的角度写出了海的状态。又因为题目是《听潮》,所以用“大海上一片静寂”作这段的首括句。

“在这一段里,由近及远,写到了哪几种景物?”学生边查找边答道:“波浪……月光的倒影……灯塔的红光。”

学生再按教师的要求找出了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教师又发动大家展开讨论:文中所比拟的动作、所比喻的形象显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有哪些动词用得精确?踊跃的发言和教师的小结使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轻轻吻着”、“矇眬欲睡”表现出海浪的轻柔;“银鳞一般”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描摹出月光倒影的明亮而细碎,从而暗示了海风的柔和和海水的荡漾;灯塔的红光“像是一颗红玉”,显示出光柱晶莹剔透的特点。

这时,教师降低语调说:“原文是‘宝玉’,人教社的同志把它改为‘红玉’,哪个好?”学生一致认为“红玉”好,更美。教师再作些阐发,说:“黑色的空间,红色的宝玉,一黑一红,在色彩上对比强烈,美极了;而‘宝玉’只强调‘质’,不突出‘色’,在视觉效果上逊色多了。”学生听后,露出赞许的神情。

鉴于“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一句很费解,教师便正面作了解说:“这时,大海平静、深黯,更显得深邃,给人以‘不可知’的感觉,这就是‘神秘感’;而灯塔红光的照射和月光倒影的闪烁,却使人窥见大海真容的一斑,这就是‘揭开了海的神秘’。”至于后面一句,学生能理解:“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指的是潮来时的景象;“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则是潮去时的画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懂得了作者在这个自然段里,既写出了大海的“形”,又写出了它的“神”。

紧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弄清该段末句的写法和作用:通过“幻觉”写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随后,教师告诉学生:原作是“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怀地,……”主语应该是“我们”(原作确有语病),“平静”和“宽怀”都是形容人的心情的;现在修改者把主语理解为“脚下”(即立足处),于是把“宽怀”改成“宽廓”,这是不妥当的。学生们点头赞同。

在第7段的分析中,学生正确的说出:“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表明二个沉浸在美好的观赏之中。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登上认识的新台阶。]

(5)第8、9段

一名学生朗读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第6、第8段作比较,看看潮退的层次有了什么发展。学生找到了比拟的词语“欲睡”和“睡熟”,懂得了海潮落到了最低点;他们还发现这两段分别是从“观”和“听”的不同角度写的。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对大海“沉吟”,像“诗人一般”有了较准确的理解:这时海水轻轻摇动,发出又低又小、断断续续而又富有诗意的音响,像是高雅的诗人在低声吟诵优美的诗句似的。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朦胧的月光”具有“温柔”的特点,教师介绍了“月光如水”和“柔情似水”的习惯说法。为什么此时的海浪声“像微风拂过琴弦”呢?学生说得好:“声音挺轻的,很好听。”至于“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学生的理解是:“也很轻”,“飘飘悠悠的”。教师在此基础上概括道:“这后两个比喻非常贴切地再现出海浪柔和而悦耳、轻盈而飘忽的神韵。”接着,教师动情地小结说:“作者在这里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如痴如醉的大海沉睡图,表现了退潮辣温柔、静谧的美!”

末了,教师提出了一个费解的问题:“声音是诉诸听觉的,作者却用诉诸视觉的月光、晨雾和落花作比喻,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哑然,教师便解释道:“人的感觉是可以相通的,能够用这种感觉表现另一种感觉,这叫‘通感’,是特殊的比喻。”教师又问:“第4段里连用‘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形容飞沫,这一段里更是一连用了6个比喻来描摹海水,这叫什么‘喻’?”学生面面相觑,教师便告知他们:“叫‘博喻’。”(板书)教师还说:“将来你们上了高一,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它里面就有通感和博喻。”

[对名篇中的名句,教要“精雕细刻”,学要“咬文嚼字”。符合可接受原则的超前传授,大有裨益。两年后,升入本校高中的学生对此都深有体会。其中一位写道:“印象最深的是通感和博喻这两种修辞方法,本该是在高一的教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和《绿》中才正式讲的,而我们早在初二时就已经学会了,……类似的,我又联想到了呼告、顶真等修辞手法,我们也比其他学校考来的同学早学了两年,这当然是曾老师的功劳。”]

(6)第10、11、12段

教师提示之后,学生注意到作者以简洁的的语言和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些与大海相关的景物——岛屿和星星,用以烘托潮退时的宁静。

在学生分析了第12段之后,教师补讲了几句话:“这时候,鲁彦夫妇的思绪已经和温柔、静谧的大海融为一体,这正所谓进入了‘无我之境’,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第13、14段

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要求从这两段里找出共有的一个字来概括大海在这一阶段的情状,并且抓住体现出层次发展的词语。

朗读后,学生略为议论一下就把“醒”字选出。于是教师归纳说:“前头描绘的是‘海睡图’,这里——”“是‘海醒图’!”学生高声地接过话碴儿。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大家体会出:第13段写的是大海被“惊醒”,第14段则进而描写大海“自醒。”又经过相互补充,大家把有比照意义的词语挑了出来,从而缕清了海潮在情态和音响方面的变化:从“吻”到“掀”,从“沉吟”到“汩汩”,从“颤动”到“晃动”,从“银鳞”到“银龙”,从“像微风拂过琴弦”到“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从“吐着气”到“喘着气”,岩石从“奏鸣”到“嗥叫”,波浪从向岩石“掀过来”到被“击碎”而“片片飞散”。

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没有风’这一句是不是赘笔?”学生们不知它有何作用,教师就讲解道:“这里点明此时海浪的兴起不是由于刮风,而是潮汐按照自身的规律在运动(当然,这是月球引力作用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也从中体会到作者用语的绵密。

[注意引导学生揣摩“弦外之音”。]

(8)第15、16、17段

因为有了分析“海睡图”和“海醒图”的基础,所以学生朗读完这三段之后,能马上概括出“海怒图”来。再通过教师的启发,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怒”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15、16段写海潮接近最高峰(前一段从视觉写,后一段从听觉写),这是表现海的“愤怒”;第17段写海潮达到最高峰(既有“形”,又有“声”),这就发展为“狂怒”(从“疯狂”和“怒吼”二词中分别摘取一字拼合而成)。描述也是很有层次的:从“喘着气”,“打着呵欠”到“咆哮”再到“怒吼”;从“脚踢”、“手推”、“牙咬”等被动挣扎到“袭击”岸边,“冲进”岩石罅隙,“拨剌”岩石壁垒等主动进攻再到“吞没”岛屿,“扑”过脚下,“泼溅”身上等进一步扩张;从抵抗的“嗥叫”到“像千军万马”的气势磅礴的混合音响再到“响雷”般的震耳欲聋的巨响。

文中的“血腥”一词,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联系“银光消失了”一句,说明这时旭日东升,海水为朝霞所染红,加上巨浪汹涌,令人胆寒,因此用“血腥”来形容。

(补在“巨响”下一行)

接下来,教师介绍说:“拨剌”一词原作“刺打”。学生认为人教社的同志改得不对,因为“拨剌”是个拟声词,形容鱼儿在水里跳跃的声音。“怎么改呢?”学生答不上来,教师便建议改为“撞击”。至于“扑了过来”的“扑”字,原文是“浮”,学生们一眼便看出人教社的同志改得十分传神。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