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浙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整理

编辑:

2016-08-17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教科书还在课内练习和作业题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改变问题的条件、根据已知的方程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等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加以体现。 3. 3.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师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本章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问题解决中的化归思想和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这里的化归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解方程中的化归,也就是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适当的变形,都可以化为“x=a(a为已知数)”的形式,二是指把一般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是指把数学问题用方程的方法去思考,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步骤求得问题的解。这些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点来说,具有隐性、抽象性,它往往融入数学基础知识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善于挖掘。对于学生来说,他(她)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也比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包括解题方法)要困难得多,也需要教师的渗透、提炼、归纳。 4、 4、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发挥积极的评价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教科书为多元评价创造了条件和可能。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仅仅只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特别是复杂的方程)反映出来的认真、仔细的品质,实事求是的态度,或者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等等。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从具体的数的运算到数与字母一起参与的运算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一次大飞跃。从列代数并进行计算,到列方程并求解,又是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教学中要迈小步子,起点低一点,逐步让学生体会列方程与代数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体验列方程中的数学建模思想,解方程中的数学化归思想。

2.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需要一定数量的训练,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并不仅要求结果正确,在表述方面也要求规范。注意提供给学生训练的题目不要繁难,也不要求偏、高的技巧。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比较完整地体现了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在教学中要突出关于问题解决的策略、思想和方法的指导。列方程解应用题在思维方式方面和过去列算式解应用题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始从所求出发寻求解法。教师应使学生意识到这种变化,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法的逆向思考方法,这对整个数学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课时 6.2 统计表 1课时 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课时 6.4 扇形统计图 1课时 课题学习 1课时 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2)本章教学目标如下:

26

(3)本章教学要求

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④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去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四)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作为义务教育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延续,为后续的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必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章头的引言安排了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源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鞋码问题,另一个是三次地震震级的比较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回答,但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还需要统计的知识。在引言的基础上,教科书把本章内容分为以下4节:

第一节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科书首先通过合作学习引出了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述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分组、编码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是统计表,将收集的数据经整理后使之表格化,这既是数据整理和表达的一

27

种方式,又是绘制统计图的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在第一学段学生已有初步的概念,因此教科书采用了示例的形式编制统计表,没有对统计表作较为严格的规定与讨论。

第三节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在学生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反映数据的特点、绘制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讲述,特别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第四节是扇形统计图,本节的目的是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够理解各种统计图所表示数据的含义。

此外,本章还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课题学习的内容是利用数学统计软件Excel绘制统计图表,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整理和显示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使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数据处理和表示的思想和方法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让学生以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数学活动,从中体验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虽然学生在前两个学段中已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接触过扇形统计图,但本章涉及的问题情境更加丰富,也较过去复杂。不要把本章教学看做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要突出统计的思想,加强实际操作。

3.本章是本学段统计和概率领域的起步,并且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涉及的问题不宜过于复杂,解决问题的要求不宜过高。

4.在本章的学习中,特别要注重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即使对于绘制统计图表,也要避免死记步骤,一招一式地进行模仿,应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概念和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得简洁、概括、美观而富有个性,通过实践使学生对统计数据有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5.本章课题学习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统计软件----Excel在绘制统计图中的应用,教科书上介绍的仅仅是这个软件在绘制统计图中的最基本的应用,着重是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在处理数据,绘制图形中的强大功能,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应用,在于统计的观点与方法,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可布置一些实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第七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本章是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在这一章中,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看到更多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线段和角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能初步进行应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几何图形、线段、射线和直线、角、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些内容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已有接触,但还十分肤浅。本章不是对以前知识的简单复习,而是同类知识的螺旋上升。尽管本章内容仍是直观的、实验几何的内容,但要求已有所不同。

28

例如,对几何图形的概念要求进一步认识;对几何图形怎样从实际中抽象出来要求更进一步体验;对图形不仅要求会认,还要求会表示,对线段、角还要求会画,对几何量还要求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要求熟练更多的几何语言,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必要条件。

线段和角是两种最基本的图形,它们在周围随处可见,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几乎所有问题都会涉及线段和角,熟练掌握有关线段和角的知识和技能是学好几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起点。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线段和角。与线段、角、直线的垂直和平行线的概念、表示法和性质随之而来的是几何语言,学生要正确应用几何语言来进行分析、判断和表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本章主要的教学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4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1 几何图形 1课时 7.2 线段、射线和直线 1课时 7.3 线段的长短比较 2课时 7.4 角与角的度量 1课时 7.5 角的大小比较 1课时 7.6 余角和补角 1课时 7.7 相交线 2课时 7.8 平行线 1课时 复习、评估3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14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3)本章教学要求

① 观察生活中的几何体,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和线段的度量。

②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 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③ 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④ 了解垂线、平行线的概念,会用量角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知道这样的平行线和垂线只有一条。

⑤ 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⑥ 了解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具体的事例,如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形象地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直线的两种最常见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2.直线、射线、线段和角都是一些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比较复杂的图形都是由最简单的图形组成的,有关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要领和性质也是研究比较复杂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必要基础,有关它们的画法、计算,也是有关复杂图形的画法、计算的基础。因此,教科书在7.1节“几何图形”之后,安排了7.2节“线段、射线和直线”与7.3节“线段的长度比较”,在前一学段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的基础上,给出了它们的表示方法以及线段长度比较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接着,安排了7.4节“角与角的度量”、 7.5节“角的大小比较” 和7.6节“余角和补角”的内容,结合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以及角的比较、补角和余角等内容。最后,安排了7.7节“相交线”和 7.8节“平行线”的内容,通过角的关系以及具体的事例,介绍了相交线与平

行线的有关知识,了解并掌握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等性质。

3.本章的学习要注意多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世界无处不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结合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等,也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探索中真正理解这些性质。同时要注意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这些不仅是学习好本章的关键,对于学好以后各章也是很重要的。

二、本章编写特点

(一)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在本章内容的呈现中,充分体现从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平面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从而更好地“把握图形”。

在本章教科书的许多地方,如第一节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的引入,点、线、面、体关系的研究,直线、线段性质的引出,角的概念引入,直线的相交与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想一想、课内练习、探究活动、作业题中都呈现了大量生活中的图形,在实际教学时还可以向学生展现更多他们熟悉的生活中的物体和图形,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认识图形,了解图形。 (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树立空间观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本章的编写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本章的教科书中,设置了许多“合作学习”“想一想”“探究活动”等栏目,如从一些图案中发现平面图形,通过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得到关于直线、线段的性质,探索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探究用七巧板尽可能多地拼出表示人或物的图案,利用设计题所提供的背景,让学生用实物模型模拟各建筑物及拍摄者的位置,以帮助思考并分清6幅照片的拍摄顺序等等。通过这些“探究点”,鼓励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多交流。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开始阶段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图形,丰富直观,验证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开始阶段,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逐步过渡到先思考、后动手验证。

(三)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几何图形是“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一般描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顺序进行的。其中,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物,也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显然,首先建立的是图形语言,其次是文字语言,再次是符号语言,

最后形成的应是对于对象的三种数学语言的综合描述,当三种语言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时,就能基本把握对象了。

在本章,特别注意“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个抽象的过程。首先,教科书强调实物原型的作用,引入了大量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其次,教科书重视图形语言的作用,对于对象的文字和符号描述,都是紧密联系图形,使抽象与直观结合起来,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其他数学语言。例如,关于线段的比较、线段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角的比较、角的平分线等,都是先给出图形直观,再随着系数量,给出文字的描述,最后再给出符号的表示,使几种几何语言优势互补,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重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的转化过程,教科书还重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即理解符号或文字所表达的图形关系,并将它们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化“无形”为“有形”。本章注意了从不同方向对图形与文字、符号间转化的设计安排,安排了一些这样的课内练习、作业题等,教学中要重视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较快适应,能够把几何图形成语句表示、符号书写很好地联系起来。

本章的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几何语言的培养,尽管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几何语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一开始就应对学生提出要求,这对今后学习几何证明非常重要。正确的语言也能训练人的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可以在作业中模仿教材中的表述,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及时芈学生的错误表述。

三、教学建议

(一)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

这一部分知识与前两个学段联系密切,大多数图形、概念在前两个学段都接触过,要衔接前两个学段,就要深入了解前面两个学段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要求,了解它们与这一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从《标准》看,与这一章的内容相对应,前面两个学段是要直观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区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体会它们的一些性质,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并知道周角、平角等概念。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关系。在这一章,要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理解它们的概念,了解有关的一些性质以及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并能初步应用。

了解了这些联系与区别,教学时便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把前面两个学段学过的内容加深一步,同时避免完全的重复。

(二)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本章是空间与图形的起始章,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对大多数概念,前两个学段又都接触过。实际上,许多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把握了这些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联系密切,它们都是直的,正因如此,在下面讲平行、垂直时,定义了直线与直线平行、垂直后,就不再定义直线与射线、线段的平行、

垂直了;同时它们之间又有区别:端点个数不同,因而长度有有限与无限之分。

研究线段的和、差、中点与研究角的和、差、角平分线,其内容方法都很相似,教学时把它们进行对比,效果会更好。例如:“点M到线段AB的中点”,可以写成AM=MB=AB,在讲角平分线时,可以让学生仿照线段中点表示方法,写出OB是∠AOC的平分线的式子 ∠AOB=∠BOC=∠AOC,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本章,不仅要像第一、二学段那样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还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这并不意味着要用严格的几何推理的方式来展开学习,而是要强调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经历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例如“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就是要求学生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这些概念的,而不是通过形式化的描述让学生接受概念。以“点”为例,“点”是没有大小的,这是抽象后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科书是这样来处理点的抽象含义的;通过天上的星星、地图上的城市和电视屏幕由点组成等来说明点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一个“在某张地图上,北京只是一点,而在另一张地图上,北京却占了整个版面”。

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推理能力的培养既集中在“空间与图形”中,又结合各领域中适宜的内容自然地进行。在本章,由于已经进入第三学段,已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还要“说点儿理”,把它作为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的自然延续。直线和线段性质的应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得出等都要有说点理的成分。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这里“说点儿理”的因素,为后面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做准备。

(四)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和学习工具,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正是本套教材的特点之一。

在这一章,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给我们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丰富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图形的动态演示,连续变化所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化的印象,帮助认识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帮助建立空间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图形中寻找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如7.4节安排用计算器进行度、分、秒之间换算,以及通过初识《几何画板》的阅读材料,及时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

上文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大家感觉还满意吗?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网站。

相关推荐:

初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数轴》 

初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格式《整式的加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