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lz
2016-11-18
初二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养成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去除实验中可能影响学生探究的干扰因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探究实验。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课程标准解读: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
本节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第三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前面《透镜》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同时又是学习《照相机与眼睛》、《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理论基础,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意外发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对今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2)感受探究过程的开放性与协作性。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本节重点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因为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乏经验,因而把它作为重点。
把难点放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对于实验探究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记录数据后,分析这些数据归纳得到结论,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而此处确定为难点。
4、课时安排的确定
用两课时完成本节教学。第一课时用于观察有关现象及收集证据;第二课时用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及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二、学情分析(说学生)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所以要把折射规律与凸透镜成像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学生对于凸透镜的了解,凭其生活经验仅知道它叫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而对其成像规律是知之甚少的。因此要上好这节课,前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1、知识储备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习题第2题,要求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焰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使学生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平面镜》这一节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学习了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方法。《透镜》这一节学习了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通过作图学习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这些都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2、技能储备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从技能上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标签:物理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