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12
2、讲解新知
(学生活动)学生对于以上问题1,在图形的情境下,很容易想到初中熟悉的知识,然后对问题1到4给出答案,问题5从“形”的研究变成了“数”的研究,学生可能一时不易回答
(教师活动)学生解决的问题3就是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几何法”,即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进行比较来判断位置关系,因此,先与学生一起画出三种位置关系的图示,总结对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
(学生活动)完成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与公共点个数的表格。
为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5,先让学生思考求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求法,进一步提出:
问题6: 已知直线L:y=x+6和圆心为C的圆 x2+y2-2y-4=0 ,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从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求解是联立方程组得到的这一思想出发,可初步得到求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坐标也可转化为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教师活动)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6同时,诱导学生对于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与交点的个数,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进一步的思考。再提出: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6与问题7,使学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去,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已知的基础知识出发,经历具体的问题的求解,从而升华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体现了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知识水平,整合了知识结构,而且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问题7 方程组解的情况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具有怎样的一般性结论?
3.例题讲解
为了正确理解这两种方法,及时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提出:
例1 :已知直线L:y=x+6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 ,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选择自己总结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可以知道两种方法都可解决问题,但计算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教师活动)指出学生解决问题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
【设计意图】 在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初步掌握运用两种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小结
在本节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①直线与圆的位置的判定(几何法和代数法)
②为了避免计算量过大,通常用几何法。而解析法的思想很重要,特别在后面学习圆锥曲线的时候会经常使用
5、作业:
①课本课后练习2,3,4 ②课本课后习题4.2 A组5、6
【设计意图】 这一组习题的设计,使问题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每一位学生有“用武之地”,深刻体会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相关推荐:
标签:数学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