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22
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1)钾 铝 铝
(2)S2-+Cl2===S↓+2Cl-
(3)锥形瓶 防止倒吸
(4)变蓝 NaOH[或Ca(OH)2]
(5)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
(4)本实验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然后让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比较氯和碘非金属性强弱。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应用碱液吸收。(5)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硅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杂质氯化氢存在,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应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
某核素ZAX的氯化物XCl2 1.10 g配成溶液后,需用1 mol·Lˉ1的硝酸银溶液20 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试计算:
(1)X的质量数;
(2)若X的核内中子数为20,求37 g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1)40 (2)18mol
20、某金属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0.6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1.0 g氧化物XO。试通过计算推导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ⅡA族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则由题意知:
2X+O2===2XO
2Ar 2(Ar+16)
0.6 g 1.0 g
=,解得Ar=24
由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X的原子序数为12,该元素是Mg,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________;Z元素是________。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钙 氧 (2)CaS CaC2
(3)SO2 SO3 (4)CO2+CaO===CaCO3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训练题及答案的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标签:高考化学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