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考政治试题的解题技巧

2012-08-14

(四)巧解限制性论述题

论述题大致可分为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通常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并且对答案长度作了限制的论述题为限制性论述题。由于它对考生作答的范围和方式作了限制,因此,在考查能力方面,它较适合于考查理解、分析等能力。

例29:某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前是亏损企业,生产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企业效益不与职工劳动成果挂钩。新任领导认真分析了企业亏损原因,大胆进行改革。他们根据市场信息,产前就先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然后从市场价格中扣除企业一定要取得的目标利润,剩余的部分就是生产产品应消耗的成本。企业把模拟市场核算出来的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和个人,完不成指标的扣除全部奖金,使全体人员加入到改革的队伍中,让职工真正当家作主。这些措施的实施,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畅销了,企业扭亏为盈,效益不断提高。该企业在扭亏为盈过程中是怎样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把握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着重从“怎样”入手。

参考答案:①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坚持科学态度。该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实行模拟成本核算,并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以销定产,克服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企业领导采取改革措施,把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成果结合起来,让职工真正当家作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效益不断提高。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企业领导认真分析企业亏损原因,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了正确的改革方案、措施,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解放思想,反对僵化,坚持改革精神。该企业新任领导认真分析亏损原因,大胆进行改革,做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上题看起来已经规定了范围,但学生答题时往往只答①、②两点而忽视或漏答③、④两点。这提醒我们,在回答限制性论述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看清答题范围。这是回答限制性题目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如上述例题要求用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既然已经作了规定,就不可用其他知识点来回答,只要围绕规定范围并紧扣材料加以分析就可以了。正是缘于这种限制,上题中大多数学生答出了①、②两点,并能联系材料分析。

第三、要“限”而不“死”,注意思维的扩散。上题中大多数学生只注重答题范围,而忽略了限制性论述题答题也要注意知识间的迁移,在已限定的范围内同样需要扩散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进而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自然引发第③点答题要点。“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大胆创新,解放思想”(因为规律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答题要点不可少的。其实这一点在材料中已有可用“信息”——“大胆进行改革”。

(五)解答图表论述题应注意明确的七种关系

图表类题目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无论出现频率还是分值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有效读取信息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图表类题目中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例30:(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三)

表1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年份纯收入1.工资性收入占 比(%)2.家庭经营纯收 入占 比(%)3.转移性收入占 比(%)4.其他收 入占 比(%)

2001236677232.6146061.7472.0883.7

2002247684033.9148860.1512.1984.0

2003262291935.0154158.8662.5973.7

2004293699833.98174659.45772.621163.95

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3)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来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

答案:(1)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现出上升趋势。

(2)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①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

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1、标题与图表的关系

标题是对图表内容的最简概括,理解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图表所要服务的主题。比如在此题中,当看到标题是“我国农民必入来源及构成”时,我们就可以明确图表是要表达什么问题了,并且对所需要的知识有了相应的定位。

2、图表与注释的关系

注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图表进行信息补充和解释。有时,注释与图表共同成为所设问的背景材料。当然,此题中的注释作用不大。不达,以往高考试题中出现过诸如“表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样的问题。

3、图表内容中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图表中的纵向与横向内容实质上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比较。其中一个方向多是“时间”,另一个方向多是“各类”。在“时间”这一层面,比较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而在“种类”这一层面,比较的是不同种类间的异同或结构。在此题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4、图表与其他材料的关系

有时图表并非孤立地出现,往往会和其他文字材料共同组成背景材料,这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关联,看看是否具有信息启示作用。

5、图表与设问的关系

针对图表的设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述现象类。此题第(1)问所作的设问“根据图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即属此类。对于这种情况,只需将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即可。另一种是揭示本质类。比如2005年高考广东省政治试题第34题所作的设问“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什么原则”即属此类。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了。

6、不同设问间的关系

如果某一图表题有许多设问,一般情况下第一个问题是对图表的直接认知,大部分属“是什么”范畴,而其他设问则是在此基础上去作进一步的探究,大多属“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等范畴。这一点同样可以在此题中得到证明。

7、图表与理论知识的关系

能否正确而有效地读取信息与能否快速而准确地调动理论知识有很大关系。理论知识不仅包括课本知识,还应包括党和国家现行方针、政策,以及作为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其他知识。

lt: solid windowtext .5pt" vAlign=top width=56>

3.95

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3)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来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

答案:(1)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上升的,2004年略有回落。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前三年是下降的,2004年有所回升。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现出上升趋势。

(2)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务工的机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3)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

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①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

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1、标题与图表的关系

标题是对图表内容的最简概括,理解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图表所要服务的主题。比如在此题中,当看到标题是“我国农民必入来源及构成”时,我们就可以明确图表是要表达什么问题了,并且对所需要的知识有了相应的定位。

2、图表与注释的关系

注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图表进行信息补充和解释。有时,注释与图表共同成为所设问的背景材料。当然,此题中的注释作用不大。不达,以往高考试题中出现过诸如“表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样的问题。

3、图表内容中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图表中的纵向与横向内容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高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