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合肥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段考试卷(含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0-29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以下是2016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段考试卷,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2.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A. 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B.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 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3.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l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4.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5.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6.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7.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D.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8.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9.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夜市         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10.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126 43     537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11.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