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5-11-19
复习历史的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以下是2016届山西高三第一次四校联考历史试题,请考生认真练习。
1.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 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
2.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下列治国理念与其一致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B.“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下。监察官员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澄清吏治,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D.加强监督,防止地方割据
4.贞观元年,唐太宗曾对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B.中书省门下省不该互相牵制
C.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D.三省六部制能抑制宰相权力
5.“(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材料表明大学士
A.拥有很大的行政权力 B.和原来的宰相没有区别
C.限制了皇帝的行政权力 D.凌驾于宰相的权力之上
6.明朝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说:“闽西诸郡人,皆食山为足。为举子业,不求甚工。漳泉海隅,其人以业主为不赀,以航海为恒产。”福建内地与沿海的社会价值观差异的决定因素在于
A.山与海不同的地理条件 B.农与商不同的经济模式
C.儒与佛不同的文化背景 D.汉与越不同的历史传统
7.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①明朝推行“海禁”政策 ②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④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8.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9.1911年10月某报刊登文章写道:“辛亥之秋,八月既望,武昌起义,各省回应。……预料中国此次革命,大功必可告成。”材料中“大功”后来主要表现为
A.以共和制取代封建帝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0.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主张尊孔是为了复辟帝制。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传统伦理道德对人们的毒害,比皇帝的权威加于人们身体上的淫威更加严重。这说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A.儒家伦理道德不被重视 B.孔孟儒学等同于国学
C.批判儒学成为运动重心 D.封建礼教依旧束缚人们的思想
11.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帐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13.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推行不结盟政策
14.1978年4~5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外经贸部的干部访问香港;5月,北京成立了一个国务院下属的港澳事务办公室;外经贸部副部长也在当年12月访港,期间促请港督麦理浩访问北京。这一连串举动的主要目的是
A.将解决香港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B.认识自身落后以解放思想
C.发挥香港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D.借鉴香港现代化成功经验
15.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 福建
1982 56,930 12,565 5,457 2,950 997
1990 234,800 70,100 54,900 16,400 32,500
1995 236,800 21,700 36,000 7,200 66,200
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