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2016嘉峪关市一中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1-19

考生进行复习历史的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以下是2016嘉峪关市一中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请考生认真练习。

一、选择(每小题1.5分,40题,共60分)

1、“按地域划分的国家各级行政组织和按血缘划分的大小宗族基本上是重合的,国家系统的君统和家族系统的宗统、政权和族权紧密结合为一体,各级政权的首领均由各大家族的族长、家长担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各级政权的首领通过分封来任免      B.君统和宗统相互依存来维护社会秩序

C.政权和族权各有分工形成制约和平衡      D.嫡长子垄断宗族事务和国家政治管理

2、《中国古代官吏的俸禄制度》一文指出:进入战国以后,有才干的名学武士,也可取得重职高官……从此,“臣下无土地,在任上得禄,去任则得民”。这表明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是

A.在宗法血缘关系为确定等级的依据              B.宗法世袭制开始向官吏任免制过渡

C.以德行和才干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D.官吏对任职地区的土地失去管理权

3、下面是秦朝 “九卿”和唐朝 “六部”的职能比较表

秦朝九卿 唐朝六部

奉常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化 吏部 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等事务

郎中令、卫尉 主管宫廷警卫和宫门屯卫 户部 管天下土地、户籍、财政收支等

宗正、少府 主管皇室事务和财政 礼部 掌管国家典章法度、接待外宾等事务

太仆、廷尉 主管宫廷御马和司法 兵部 掌武将选用、兵械

典客 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刑部 掌管法律、刑狱

治粟内史 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 工部 掌管山泽、屯田、工匠、各项工程

据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机构精简但更高效           D.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4、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大体上是在“专务以矫失为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出“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的精神。宋代中央集权体现上述精神的是

A.分化事权       B.重文轻武       C.设置军镇       D.通判监督

5、“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                   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腐败现象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               D.国家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6、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在总结校勘工作所依据的资料时说:“凡所校订,必考稽善本,证以他书,即有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这表明,他判别史料真伪的原则是

A.以理服人      B.无证不信      C.条分缕析      D.孤证不立

7、1834年,有人就曾公开声称:“龙就应该被废黜……我热切的希望我们伟大的主用她万能的手将中国从撒旦的奴役中尽快解救出来。”1900年在欧美各国产生的针对庚子事变的屠龙漫画中,以为翅膀上写着“文明”的复仇者天使,正击杀象征落后势力的中国恶龙。这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列强

A.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宣扬宗教思想            B.对惩罚中国这一异教徒有了政治共识

C.为其野蛮的侵略行径寻找合理的依据            D.侵略中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

8、英国与晚清政府签署的一个部分减免子口税、增开温州口岸的新订条约遭到在华英商的反对,理由是本国政府当局没有足够重视其在湖南、四川的利益。他们还抱怨新约没有争取到在中国开设铁路、电报、开矿、内地建货栈、行船内河等权利。上述要求全部得到满足是在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对“非民族革命”正确理解是

A.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B.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革命纲领带有排满特征                D.领导阶级的软弱性

10、1927年中共发布《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这反映了中共中央

A.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B.主张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相结合

C.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D.号召举行农民暴动以支持北伐战争

11、1919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写道:“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新军和巡防营的一群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据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C.辛亥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的局限与进步性

12、“中国将利用其残存之西部数省,努力恢复其战力,重新开设补给路线,继续实行坚强之抗战,以图挽回颓势……今后应重视政略的进攻,培植并加强新政权,使国民政府趋于没落,始克有效。”日本对中国情况的判断

A.直接促成伪满洲国的建立                 B.推动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C.标志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       D.基于武汉会战后的态势

13、“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得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C.抗战后中国取得的首次大捷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

1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日军实行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作战方法,因为有平民百姓参加了战斗,它证明了如果实行人民战争,即使是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也能战胜装备充分的敌军。”史沫特莱评价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5、二战期间,为确保其远东的核心堡垒——印度,邱吉尔宣称,非有中国帮助,“无法谈持久的战斗,也无法谈保卫腊潄和仰光之间的铁路线”,“他们在远东的战线就要成为一条没有后方的玄孤。”丘吉尔是希望中国

A.派遣华工赴欧参战                            B.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

C.发起豫湘桂反击战                            D.派军参加中途岛海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