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摸底试卷(附答案)

编辑:sx_liujy

2015-12-26

历史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孔子就已经开始历史学教育,创作《春秋》著作,以下是2016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摸底试卷,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 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2.汉武帝时重用酷吏,对称霸一方、妨碍政令统一的地方豪强进行打击,下令把他们迁 往关中,就近监视,以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不诛而害除”的目的。汉武帝的这一措施旨在

A.为地方百姓除害 B.削弱封国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地方秩序

3.表1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由用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4.“雅典人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受约束的,但他在仅仅屈从于他人专断意志的‘约束’与由法律这一应受尊重的规则所确认的‘约束’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这一论述反映了雅典人

A.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 B.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

C.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 D.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

5.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这反映了英国人

A.反抗政府的精神 B.推崇法律的权威

C.重视经验的积累 D.尊重历史的传统

6.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联邦清洁空气法案,“根据部分优先权的规定,联邦政府把落实环保法案的责任归回各州,但对是否接受各州的行动方案,联邦政府保留最终决定权。”该规定主要体现

A.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B.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法律

C.州法律制定推动了联邦法律的完善 D.联邦政府可以干涉各州事务

7.1906发行的《<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中认为革命者只要善守国际法,承担清政府和列强订立的条约、债务、义务,列强是不会干涉的。这一认识

A.有力反击了立宪派的担忧 B.体现了革命派对列强的幻想

C.正确分析了革命的利弊 D.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8.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9.1947年至1950年,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两国6.57亿美元。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华法案》,决定援助中国国民政府4.36亿美元。这两个事件

A.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B.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C.帮助受援国恢复了经济 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10.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图1所示),这种国际体制

A.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

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

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11.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12.对表2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B.18世纪中国近代工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中国工业化程度呈逐步降低趋势 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逐步拉大

13.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 “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的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14.“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

15.鸦片战争后,“上海自设纱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顾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之纱也。”由此可见

A.上海传统纺纱业遭到破坏 B.传统土布与洋纱各具特色和优势

C.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D.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解体

16.1918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说:“我并不幻想,我知道我们才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们还没有到达社会主义,我们不能一下子跳到社会主义,我们甚至远没有结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观点

A.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做出说明 B.认为应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C.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 D.认为俄国缺乏到达社会主义的条件

17.“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材料表明

A.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 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计划的优点

C.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 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8.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

A.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C.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D.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9.图2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方向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20.1849年雨果在万国和平大会上提出一个名词“欧罗巴合众国”,并预言:“炮弹和炸弹将让位于选票,各民族将普遍使用表决权,一个伟大的拥有主权的立法机构将实行其真正的仲裁。这个机构之于欧洲,就像英国国会之于英国、德意志联邦议会之于德国、法兰西制宪会议之于法国一样。”雨果对欧洲未来的设想是

A.以和平民主方式建立主权国家 B.和平民主基础上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

C.英德法三国主导的欧洲主权国家联盟 D.欧洲各国议会共同决定欧洲内部事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