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试题

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专题检测

编辑:

2016-01-26

1.A 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前期只有“州县之所”才能设置市;唐朝后期,三千户以上的县设市令、史,加强对市的管理,但三千户以下的县不设市官,如果是重要的交易地区,依照三千户以上的方法设置。可见唐朝后期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故选A项。唐朝前期就规定州县之所可以设市,后期只是规定不满三千户的县不设市官,B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唐朝时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排除C项。由材料中“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可知D项表述错误。

2.C 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发展个体小农,而不是稳定个体小农,故D项错误。

3.A 从“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水陆交通路线”等关于商业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的更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科举考试信息,故C项错误;“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B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干中“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可知,B项正确。A项“反对俚民举办婚宴”、C项“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项中“完全汉化”的表述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本题选B项。

5.D 材料只是描述了关东与上海之间贸易发展的状况,并未涉及政府的商业政策,也未说明经商者的身份,不能得出抑商政策已经改变的结论,故D项符合题意。商业活动的规模大,涉及相距遥远的两地,体现出商品经济的繁荣、长途贩运的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A、B、C三项表述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抑商政策的含义。

6.C 在春天祭祀先农坛,反映出明清时期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农立国、维护传统农耕经济的治国理念,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只是从图片的表面信息着手分析,忽视了祭祀的时间和对象;仅根据祭祀仪式无法推断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故D项错误。

7.D 从材料信息“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可知广东大庾岭南北物产存在差异,但无法说明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排除A。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岭南地区有商人活动,无法说明该地区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排除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信息看,广东大庾岭南北经济差异明显,这一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

8.B 本题考查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情况。清代乾隆时期台湾地区使用的多是宋钱,表明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不太密切,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台湾地区使用的宋钱属于大陆货币体系,C项错误;清代台湾地区使用宋钱,无法证明宋代以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D项错误。本题选B项。

9.D 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北宋初年政府设机构——“便钱务”,准许百姓存钱,给以“便钱”,商旅可持“便钱”到各州兑换,由此可知D项正确。支票是货币的凭证,不可自由流通,A项错误;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B项错误;“便钱”是百姓存储货币的凭证,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C项错误。本题选D项。

10.D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由题干中的贾人“皆无得名田”“敢犯令,没入田货”可知这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故答案为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1.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泉州”在中国古代曾称为“刺桐”,据此判断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2.D 本题考查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商业繁盛局面,D项与图片场景相符。A项体现的是严格限定经营场所的特征,B项体现的是农村集市的分布特征,C项体现的是夜市的特征,均不符合图片的场景。

13.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读书人服饰的变化,解题关键是把握“直接”二字。材料直接反映的是社会风尚的变化,故选D项。

14.C 公元前217年处于秦朝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各国原用货币,采用“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故C项正确。

15.D 本题考查清朝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晋商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信息看,清雍正时期,山西人择业首先推崇经商,其次务农,再次入伍,最后为读书,这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此现象是由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财富观发生变化导致的,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情况,排除C项。

16.答案 (1)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4分)

(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9分)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民生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以及“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等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从缓和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纳总结。

17.答案 (2)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根据表格数据变化的规律归纳变化,要从总体数量和分布特征这两个方面分别总结变化。第二小问既要解释总体数量增加的原因,又要解释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增加的原因,注意从战争因素和经济重心南移等角度分析。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专题检测及解析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精品学习网希望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相关链接

15-1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闯关检测

历史2016届高三复习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闯关训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