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1-26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下面是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闯关检测,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2015浙江稽阳联考,14)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争鸣,指的是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之间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局面
②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
③儒家和法家是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
④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5广东七校联考,13)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仁者爱人、兼爱 B.克己复礼、兼爱
C.仁者爱人、非攻 D.克己复礼、非攻
3.(2014福建漳州一模,2)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题组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4.(2015河北邯郸一模,3)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5.(2015北京西城普通校上学期期中,8)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6.(2014河北石家庄质检,26)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7.(2014广东揭阳质检,14)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8.(2014山西名校联考,3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阳,臣为阴……天之亲阳而疏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标签:高考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