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模拟题

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2016

编辑:

2016-05-10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2.C

3.B

4.D(解析:A成分残缺,在合作后加“构想”,B项语序不当,“盈利”和“填坑”调整,C项中途易辙,改为:“在《速度与激情》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

5.B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D(盛德。)

7.A(均为承接。)

8.(1)他们在情势上互相依存,因而他们一先一后互相帮助。(每个分句2分)

(2)所以我先写了这封信,叙述我此次到来的原因,希望您千万不要认为我狂妄,而应该按照礼仪对待我。(每个分句1分)

9.①士之贤愚不同,接待与帮助的程度也应不同。②明于鉴别。③广泛地调查了解。(第1点2分,第2、3点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首句以“天倒开”写天在水中的倒影,暗写泛舟之事;(1分)第二句以水流、波摇,让人产生石动的幻觉,来写人在舟中(1分);第三句直写轻舟泛月;(1分)结句以东晋王徽之(字子猷)雪夜乘舟访戴的故事写自己泛舟访友。(1分)由写景到叙事,紧扣“泛舟”二字展开,妙趣横生。

(2)比喻,(1分)写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写出了作者泛舟访友途中的愉悦心情。(1分)

(3)诗人月夜泛舟,满怀兴致地欣赏水上夜景,自比为古代名士(2分)。两首诗共同刻画了一位豪迈洒脱、闲适恬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水中藻荇交横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故君子慎其独也 (7)成由勤俭败由奢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特点:偏远、闭塞,古朴、雄健。(2分)作用:为古老的纺织技艺得以保存提供环境依据;为表现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质朴的风俗民情没有受到外界冲击埋下伏笔;与后文织女们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形成呼应。(4分)

13.①织布机存在并工作着,而且将继续存在;②织布机真切地将传说中的画面与历史中的故事活生生地呈现于眼前;③织布机融入了织女的生命。织女使织布机有了灵性,织布机使织女不再普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4.①心灵手巧,织布技艺娴熟高超;②工作专注认真;③坚毅勤劳;④热爱生活,心系家庭。(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①对织女们高超织布技艺的赞叹;②对织女们勤劳坚毅精神的赞美;③对远离现代文明的山村质朴生活方式的认同。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①首先提出观点,应该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维护作为文化讨论的起点;②对自我文化,应该在鉴别和批判的基础上,清醒地发现和张扬自我文化的优点和特殊价值;对其他文化,应该认识、承认和欣赏,全面认识;(或答:从对自我文化和对其他文化两个方面论述文化交流应该具有的认识和态度;)③不同文化之间应该自觉交流,互相模仿和学习,形成文化的共识。

17.①对文化的自我批判不会影响其存在的特殊价值;②对文化的自我批判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③缺少自我批判和审视,文化可能会陷入妄自尊大或“文化失败”的困境。

18.①在认识和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文化间交流;②对自我文化和其他文化持有清醒的认识和认同;③既坚持文化的个性与特殊性又坚持文化的共性或普遍性,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建立共识。(或:不抱残守缺,不完全照搬,在相互欣赏彼此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间交流,互相交融并建立文化共识)④文化互赏、交流,最终形成融合是一个漫长甚至是没有尽头的过程。(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9.作文(70分)

19.审题立意指导:

材料主旨:爱美好而艰难,真的爱在于以人去爱人,只有这样去爱人,人生的一切才会变得美好而有意义。然而学会以人去爱人,却是人生考场中最难的考试,年轻人更要学习怎样去爱人。

主流立意方向:人应该怎样去爱人?

其他立意方向:

1.青年人不能盲目地爱,不迷失自身的爱和不淹没对方的爱才是真正美好的爱;

2.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

3.懂得以人去爱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工作。

注意:这里的以人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可能有的一切人际关系之间的爱。所以,爱不能只局限在一般男女之爱,它还包括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爱等。

青年人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附 加 题

一、(10分)

20. 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

21.夏商周

22.A

23.扫除了诗歌创作方面的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内容上多讽喻寄托,更加关照现实。(“内容上多讽喻寄托,更加关照现实”答“使之产生本质的变化”亦可。)

参考译文:不读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淫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言辞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追逐屈原、宋玉,指责并超过扬雄、司马相如,雄视千载,无人抗衡。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凤凰一般。卢黄门说:陈拾遗(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B、D(B不是红玫瑰,而是白玫瑰;D老葛朗台之所以不抢了不是对太太还有一丝亲情而是怕太太死了女儿就要继承其财产而使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

25.(1)宝钗公开表达对宝玉伤势的痛惜,认为他挨打是咎由自取,希望他吸取教训,认真读书,走仕途经济之路;(3分)黛玉对宝玉的挨打真情流露,但相对含蓄,她担心宝玉挨打后改变思想,醉心仕途经济;同时借探望之机,表明心迹。(3分)

(2)①“狮子”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有助于深化主题。②狮子为百兽之王,是勇敢、自信、坚强的象征。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6.①认识清醒 ;②斗志旺盛;③勇于斗争;④不怕牺牲;⑤不妥协不屈服;⑥愿奋斗终生。(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27.面对敌人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阴谋诡计,面对多次出现的不同情况,战士持有同样的态度。突出“战士”认识清醒、义无反顾、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28.①并非真正“无物”,而是敌人狡猾的手段把狰狞的面目隐藏着,布成似乎空无所有的阵地;②他们确实存在于战斗者周围,因用阴谋与暗箭施行攻击,故让人找不到明确的敌人;③善于伪装,有时让人难分敌和友。

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题2016

最新201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