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5-04
实现农民工就业有利于资金回流到农村,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中的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现代(农业、工业、新兴产业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的同学问,以上这些内容记不住也联系不起来怎么办,其实用关键词法最好了,例如说:经济生活部分涉及到哪些相关的关键词:例如收入、价格、消费、经济增长方式、宏观调控、就业……
第三步:重联系,就是将你头脑中的关键词与材料内容联系起来。例如根据材料你可以联系的关键词有:
科学发展观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消费、内需。
“家庭农场的节约化……”——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巩固和增强农业的地位
“城乡互利共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这样话的,导致现实背后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避免“漫天撒网”现象。
第四步:分析得分点。这个题目14分,不可能7个2分,如果是4个3分的话,那么还有一个得分点是2分。如果3个4分的话,还有一个得分点是2分。题目中材料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以上联系的内容看,可能是科学发展的体现这个部分分值偏小,其它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每一个部分是4分。
第五步:既然通过得分点确定好答题的方向,同时也联系了答题的内容,那么剩余的就是组建答案了。
参考答案如下:
(1)城镇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4分
(2)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4分
(3)城乡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4分
(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如果做到这样的话,你这道题目就答得相对完美了。
当然,在考前这几天,你有必要弄明白答题思路,同时从主干知识上进行积累和突破,不要一味的死记硬背,那样背出来的东西也用不上,如果不会背也没关系,把知识模块中涉及到关键词记忆好好,并且在训练中扩展,在考试中运用,例如说,你可以把政治生活相关的内容总结一下,如果记不住可以记住一些关键词,这样就轻松多了,链接、、、
从政治生活角度可以归纳以下内容:
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促进就业也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平等就业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重视民生问题是科学执政的体现。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新生代农民工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同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关键词:
政府:人民民主专政、政府职能、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执政为民……
从哲学生活角度可以归纳以下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观念和就业市场不相适应的情况,国家制定出有关的就业政策。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不断的完善各项政策以及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
价值观是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作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此外,还可以归纳出与文化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可以从个人、国家、企业等不同的角度归纳知识点。文综方面,尽管有时候面对题目不同,但是所联系的知识点还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是同一个知识点,那么通过建立不同的专题,对此进行不断的联系和归纳,对知识点逐步会活用。
同学们考前不要慌,记不住内容,就记住关键词,因为关键词是得分点,但是要明白关键词是哪个范围的。同时建议考生们在考前做一些题目,把上述的建议带进做题中,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外,《报告》中还有一些涉及到历史方面的考点,例如说“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相关的外交问题,很容易联系到:
1954年前后中国的外交情况,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等。
2014年高考已经进入最后的复习,精品学习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一些2014高考文综备考:两会高考热点及答题角度解读,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相关推荐
标签:云南高考文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