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10-02
参考译文
陆九龄,字子寿。九龄的父亲陆贺,凭借学问品行被乡里人尊崇,生有六个孩子,九龄是他的第五个孩子。陆九龄年幼时聪颖端重,十岁时母亲去世,九龄像成人一样为母亲哀哭伤悲。年龄大些,就填补了郡学弟子员的空缺。
当时秦桧把持朝政,没有人讲程氏之学,只有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听说新来的博士学习黄老之术,不遵循礼法,陆九龄感慨叹息说:“这不是我乐意学的。”于是就回家,跟着父亲兄长更加努力地讲学。这个时期,吏部员外郎许忻在朝廷里很有名望,退隐居住在临川,(许忻)很少接待宾客,一见到陆九龄,跟他说话觉得很愉快,就把当时的文学典籍全部告诉了他。从此以后陆九龄更加努力地学习,翻看百家书籍,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对阴阳、星历、五行、卜筮这些学说都很熟悉。
陆九龄性格周密严谨,对学问不肯苟且简单涉猎。进入太学,司业汪应辰推举陆九龄为学录。在乾道五年中进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因为父亲年迈路途遥远而改任兴国军,还没上任,正赶上湖南的茶寇到庐陵剽掠,风声传到了邻郡,人心惶惶。旧时有义社来防备盗寇,郡县长官听从众人请求,叫九龄主持义社,他的学生大多不乐意。九龄说:“文事武备,是一致的。古时候有征战讨伐,公卿就是将帅,一乡之长,就是军营的表率。士人如果以此为耻,那么豪侠武断的人就专横了。”于是他就接受任务,调遣屯兵防御都有法度。盗寇虽然没有到,但郡县把陆九龄作为重要的依靠。有空闲时就与乡里的子弟练习射箭,他说:“这本来就是男子的事情。”年岁不好时,有剽掠抢劫的人经过陆九龄家门口,必定互相告诫说:“这家射箭命中率很高,不要自己找死。”
等到了兴国,兴国地临大江,这里的风俗节俭吝啬,很少有人知道学习的。九龄不因为职位闲淡自我放松,规矩更严格了,他随时都整理好衣服帽子,好像要面对很多人一样,劝勉安抚百姓引导辅助人们求学,于是士人逐渐增多。不到一年,因为继母去世而离开。服丧期满,调任全州教授。还没上任,就得病了。一天早晨起来,陆九龄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仍旧把天下的学术人才作为惦记的事情。到了晚上,整理好衣襟正面躺着就去世了。去世时四十九岁。宝庆二年,皇帝特地追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赐谥号为文达。
陆九龄曾经继承他父亲的志向,更注重研修礼学,治家有章法。全家上百口人,男女按照次序分工各司其职,家里的礼节像朝廷里一样严格。他忠诚恭敬友善平易,乡人受到教化,都敬顺兄长。陆九龄和弟弟陆九渊互相做师友,友好相处而见解各异,学者号称“二陆”。有求学的人来咨询,九龄从容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获取的。有的人没有什么和他交谈,他就不阐说。陆九龄曾经说:“人的疑惑有难用话语争辩的情况,言词激烈,恰好加固他们的想法;过一会儿,未必不自己明白过来。”
广汉张栻和陆九龄不相识,晚年靠着读书讲学,期待着好的世道能重来。吕祖谦经常称赞陆九龄说:“志向远大,脚踏实地。有关键之处的阻碍,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即使站在万人的表彰面前也于心不安。他听取并且观察,站在那儿四下观看,不达到极平坦极精粹的境地,不敢放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维翰再相,质迁主客员外郎、直史馆。汉初,加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宰相器也。”
周祖自邺起兵向阙,京城扰乱,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且令草太后诰及议迎湘阴公仪注,质苍黄论撰,称旨。乃白太后,以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广顺初,加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显德四年夏,从征寿州还,加爵邑。质建议以律条繁冗,轻重无据,吏得因缘为奸。六年夏,世宗北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师还,以枢密使魏仁浦为相,命质与王溥并参加枢密院事。世宗不豫,入受顾命。恭帝嗣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
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时质方就食阁中,太祖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溥等降阶受命。
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后从世宗征淮南,诏令多出其手,吴中文士莫不惊伏。质每下制敕,未尝破律,命刺史县令,必以户口版籍为急。朝廷遣使视民田,按狱讼,皆延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然后遣之。
世宗初征淮南,驻寿、濠,锐意攻取,且议行幸扬州。质以师老,与王溥泣谏乃止。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质趋前曰:“仪近臣也,过小不当诛。”因免冠叩头泣下,曰:“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世宗意遂解,复坐,即遣赦仪。
质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闺门之中,食不异品。身没,家无余赀。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太宗亦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 拟:比划,作砍的样子
B.赐钱百万,俾市医药 俾:使
C.质以师老 老:年老,衰老
D.世宗不豫,入受顾命 不豫:生病
解析 老:疲劳,疲惫。
答案 C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使者以质对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①亦以其数处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与王溥泣谏乃止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为述天子忧勤之意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解析 D项之:助词,“的”。A项以:介词,拿,把/介词,依据,凭借。B项其:代词,这个/副词,表示诘问,通“岂”,难道。C项乃:副词,才/副词,竟然,却。
答案 D
8.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范质有才能的一组是 ( )
①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 ②质苍黄论撰,称旨 ③乃与溥等降阶受命
④皆延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然后遣之 ⑤质性卞急,好面折人 ⑥未尝受四方馈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解析 ③是写他被逼无奈承认宋取代周的事实,⑤是写他性格上的缺点,⑥是说他廉洁。都不能表现有才能。
答案 C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质学习勤奋记忆力强,天性聪明颖悟,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三岁研习《尚书》,教授学生。
B.陈桥兵变,宋太祖被部将们拥立为皇帝实出于无奈,因为当时国家无主,必须得到一个天子。
C.范质考进士时,和凝主管贡部,很欣赏他的文章,因为他自己考中进士的名次是第十三,就把范质取为第十三名。
D.范质性情急躁,并且好当面驳斥别人,但他为人清廉耿介,历仕五朝,死后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曾高度评价他。
解析 宋太祖被拥立为皇帝并非出于无奈,当时后周也有年幼皇帝恭帝。
答案 B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
译文:
(2)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
译文:
(3)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范质)拿文章向宰相桑维翰求取进身之路,深受器重。
(2)范质躲藏在民间,(周祖)寻访到他,非常高兴,当时正下着大雪,就脱下(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
(3)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不学习用什么本事来担当自己的职务呢?
参考译文
范质字文素,大名府宗城县人。他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三岁钻研《尚书》,教授学生。
后唐长兴四年考中进士。晋天福年间,(范质)拿文章向宰相桑维翰求取进身之路,深受器重,立即上奏任命为监察御史。桑维翰第二次做宰相,范质升任主客员外郎、直史馆。汉建国之初,加授他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周祖(郭威)征讨叛逆,凡有朝廷遣使降诏和军事事务都处理得很妥当。周祖问这些辞章是谁写的,使者回答是范质。周祖赞叹说:“宰相之才啊。”
周祖从邺城起兵向都城进发,京城混乱,范质躲藏在民间,(周祖)寻访到他,非常高兴,当时正下着大雪,就脱下(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并且命令他起草太后的诰文及商议迎立湘阴公的仪节,范质仓促地议论撰写,符合旨意。周祖于是报告太后,任命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广顺初年,加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显德四年夏天,随从征讨寿州回朝,加授爵位封邑。范质认为现行法律繁琐冗杂,量刑轻重没有根据,官吏正可以借此营私舞弊。六年夏,世宗北征,范质因病留守京师,赐给他钱一百万,作为购买医药的费用。世宗班师回朝后,任用枢密使魏仁浦为宰相,命令范质与王溥一同参加枢密院事。世宗病危时,他入宫接受遗命。恭帝继承皇位,加授范质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
到(宋)太祖北征,被全军推戴登上帝位,从陈桥返回官署。当时范质正在便殿吃饭,太祖入城,范质率领王溥、魏仁浦前往官署晋见。太祖对着范质呜咽流泪,细说被拥立为帝的情形。范质等人没来得及回答,军校罗彦环举刀做出要杀范质的样子说:“我们这些人没有君主,今天必须得到天子。”太祖大声呵斥,罗彦环也不肯退下,范质不知所措,于是与王溥等降阶拜受天命。
范质学习勤奋记忆力强,天性聪明颖悟。考取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管贡部,看到范质考试的文章,很看重他,因为自己考中进士的名次是第十三,也把他排在这个位次上。后来范质登上宰相的官位,做太子太傅,封为鲁国公。当初,范质已经进入朝廷,还是手不释卷,有人觉得他辛苦,范质说:“有个善于看相的人,说我以后要担任宰辅。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不学习用什么本事来担当自己的职务呢?”后来随从(周)世宗征伐淮南,诏令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吴中的文士没有不震惊佩服的。范质每次代拟制书敕文,从不徇私枉法,委任刺史县令,必定以户口、户籍、土地为重。朝廷所派的视察民田、考察案件的官员,他都会接见,为他们陈述天子忧虑关心的意思,然后再把他们派出去。
世宗第一次征伐淮南时,驻扎在寿州、濠州,一心进攻占取,并且商议驾幸扬州。范质以军队疲劳为由,与王溥一起哭泣着劝谏才得以阻止。到第二次驾幸扬州时,窦仪因事惹恼了世宗,处于生死未卜之际。范质进入禁中求见世宗,世宗料想他是来救窦仪的,起身回避。范质快步走上前说:“窦仪是皇上的近臣,罪过小不应该杀。”接着摘掉帽子叩头流泪,说:“我在宰相位置上充数,怎么可以让君主暴怒,把近臣置于死地呢?希望您能够宽恕窦仪的罪过。”世宗的怒意于是缓解下来,重新坐下,当即派人赦免了窦仪。
范质性情急躁,喜欢当面驳斥别人。坚守清廉耿介的原则,从没接受过各地的赠送,前前后后所得的俸禄和赏赐大多用来周济孤单无靠的人。内宅之中,饭菜没有什么特别的。去世以后,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宋)太祖在评论辅相时,对侍臣说:“我听说范质只有居住的宅第,不经营产业,是真正的宰相啊。”(宋)太宗也曾经称赞他说:“宰辅当中能遵循规矩、慎重名器、保守清廉节操的,没有超过范质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也。父静,周沧州刺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好读兵书,兼精占候。年十五,值周、齐战于芒山,万岁时从父入军,旗鼓正相望,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
尉迟迥之乱也,万岁从梁士彦击之。军次冯翊,见群雁飞来,万岁谓士彦曰:“请射行中第三者。”既射之,应弦而落,三军莫不悦服。及与迥军相遇,每战先登。邺城之阵,官军稍却,万岁谓左右曰:“事急矣,吾当破之。”于是驰马奋击,杀数十人,众亦齐力,官军乃振。及迥平,以功拜上大将军。
尔朱绩以谋反伏诛,万岁颇相关涉,坐除名,配敦煌为戍卒。其戍主甚骁武,每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辄大克获。突厥无众寡,莫之敢当。其人深自矜负,数骂辱万岁。万岁患之,自言亦有武用。戍主试令驰射而工,戍主笑曰:“小人定可。”万岁请弓马,复掠突厥中,大得六畜而归。戍主始善之,每与同行,辄入突厥数百里,名詟北夷。窦荣定之击突厥也,万岁诣辕门请自效。荣定数闻其名,见而大悦。因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引军而去。由是拜上仪同,领车骑将军。平陈之役,又以功加上开府。
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万岁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寂无声问者十旬,远近皆以万岁为没。万岁以水陆阻绝,信使不通,乃置书竹筒中,浮之于水。汲者得之,以言于素。素大悦,上其事。高祖嗟叹,赐其家钱十万,还拜左领军将军。
开皇末,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上令晋王广及杨素出灵武道,汉王谅与万岁出马邑道。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等出塞,至大斤山,与虏相遇。达头遣使问曰:“隋将为谁?”候骑报:“史万岁也。”突厥复问曰:“得非敦煌戍卒乎?”候骑曰:“是也。”达头闻之,惧而引去。 (节选自《隋史•史万岁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值周、齐战于芒山 值:恰逢
B.军次冯翊,见群雁飞来 次:驻扎
C.坐除名,配敦煌为戍卒 坐:定罪或因犯……罪
D.万岁诣辕门请自效 诣:拜见
解析 “诣”在这里是“到……去”的意思。
答案 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尉迟迥之乱也②戍主始善之,每与同行
B.①万岁以水陆阻绝②尔朱绩以谋反伏诛
C.①浮之于水②汲者得之,以言于素
D.①其戍主甚骁武②素大悦,上其事
解析 B项中两个“以”都是表示原因,可以翻译为“因为”。A项前一个“之”是语气助词,不翻译,后一个“之”是代词“他”。C项第一个“于”相当于介词“在”,第二个“于”相当于介词“向、对”。D项中两个“其”分别是“那里的”和“这”的意思。
答案 B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史万岁骁勇的一组是 ( )
①万岁令左右趣治装急去 ②及与迥军相遇,每战先登 ③每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 ④突厥无众寡,莫之敢当 ⑤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 ⑥达头闻之,惧而引去
A.②⑤⑥ B.①④⑥ C.①③④ D.②③⑤
解析 ①说的是他有预见性。③④说的是敦煌戍主的表现。
答案 A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万岁十五岁时,北周和北齐交战,双方旗鼓正相望时,史万岁就预见北周要失败。
B.史万岁随梁士彦前往征讨尉迟迥,在冯翊驻军,弯弓射雁,让三军无不心悦诚服。
C.史万岁已配敦煌,勇武的敦煌戍主令其骑马射箭,见果有功底,开始对史万岁友善。
D.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塞,听说对方隋朝将领是原来的敦煌戍卒史万岁,害怕而领兵退去。
解析 “敦煌戍主令其骑马射箭,见果有功底”后并没有开始对他友善,而是等史万岁请要弓马,又单骑驰马入突厥境内,夺取六畜而归后,戍主这才开始对史万岁友善。
答案 C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周师大败,其父由是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辄大克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久,周军果然大败,他的父亲因此对他感到很惊异。
(2)(敦煌戍主)常单骑深入突厥境内,夺取羊马,总能大有收获。
(3)士卒有什么罪过,让他们互相攻杀,只应当各派一名壮士一决胜负罢了。
参考译文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父亲史静,是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少时英武,善于骑射,骁勇敏捷如飞。好读兵书,并且精于占卜。十五岁时,正赶上北周和北齐在洛阳城北的北芒山交战。史万岁当时随父从军,双方旗鼓正相望时,史万岁命令左右迅速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大败,他的父亲因此对他感到很惊异。
尉迟迥作乱的时候,史万岁随梁士彦前往征讨。军队驻扎在冯翊,看见有群雁飞来,史万岁对梁士彦说:“请让我射杀雁行中的第三只。”发弓射去后,雁应弦而落,三军无不心悦诚服。等到与尉迟迥军相遇,史万岁每战必身先士卒。邺城之战,官军初战不利,稍稍退却,万岁对左右的人说:“情势危急,我去破敌。”于是飞马奋勇击杀,连杀几十人。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官军士气复振。平定尉迟迥后,史万岁因功被授予上大将军。
大将军尔朱绩因谋反被杀,万岁深受牵连,犯罪除名,发配敦煌为戍卒。敦煌戍主很勇武,常单骑深入突厥境内,夺取羊马,总能大有收获。突厥人无论多少,都不敢抵挡。这个人非常自负,多次辱骂史万岁。史万岁非常忧虑,于是说自己也精于骑射。戍主令其骑马射箭,见果有功底,笑着说:“小人也一定能这样。”史万岁请要弓马,又单骑驰马入突厥境内,夺取六畜而归。戍主这才开始对史万岁友善,常与他同行,总是深入突厥境内数百里,名振北夷。窦荣定攻打突厥的时候,史万岁到辕门请求效命。荣定多次听说他的名声,见后非常高兴。于是派人对突厥说:“士卒有什么罪过,让他们互相攻杀,只应当各派一名壮士一决胜负罢了。”突厥答应了,于是派一骑兵挑战。荣定派万岁出来应战,万岁纵马斩那人的头颅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再战,于是引军而去。因此被授予上仪同,兼任车骑将军。平陈的战役,又因功加封上开府。
等到高智慧等在江南作乱,史万岁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跟随杨素征讨他们。万岁率兵二千,从东阳别的道路进军,翻山越海,攻陷的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多次战斗,转战一千多里,中间没有音信十旬,远近的人都以为万岁全军覆没。万岁因为水陆阻隔,信使不通,于是放置书信在竹筒中,让它在水上漂浮。打水的人得到了,告诉了杨素。杨素很高兴,上奏他的事。高祖赞叹,赐给他家钱十万,回朝后授予他为左领军将军。
开皇末年,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塞,皇上让晋王杨广及杨素从灵武出师,汉王谅和史万岁从马邑出师。史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等出塞,到大斤山,与突厥相遇。达头派使者问:“隋将是谁?”候骑报称:“是史万岁。”突厥又问:“莫非是那个敦煌戍卒吗?”候骑说:“是。”达头听了,害怕而领兵退去。
文言文阅读(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杜纂,字荣孙,常山九门人也。少以清苦自立。时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瘗,纂以私财殡葬。由是郡县标其门闾,后居父丧尽礼。郡举孝廉,补豫州司士。
稍除积弩将军。领众诣淮,迎降民杨箱等。修立楚镇,招纳山蛮李天保等五百户。从征新野,除骑都尉。又从驾寿春,敕纂缘淮慰劳。豫州刺史田益宗率户归国,使纂诣广陵安慰初附,赈给田廪。从征新野,及南阳平,以功赐爵井陉男,赏帛五百匹。数日之中,散之知友。时人称之。又诣赭阳、武阴二郡,课种公田,随供军费。除南秦州武都太守。正始中,迁汉阳太守,并以清白为名。又随都督杨椿等诣南秦军前,招慰逆氐。还,除虎贲中郎将,领太仓令。遭母忧去职。久之,除伏波将军。延昌中,京师俭,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劝督农桑,亲自检视,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谴。吊死问生,甚有恩纪。还,以本将军除益州刺史。无御边威略,群氐反叛。以失民和征还。
正光末,清河人房通等三百人颂纂德政,乞重临郡。诏许之。孝昌中,为葛荣围逼,纂以郡降荣。荣令纂入信都慰喻,都督李瑾欲斩,刺史元孚德纂,还。出,又劝荣以水灌城,荣遂以纂为常山太守。至郡未几,荣灭。定州刺史薛昙尚以纂老旧,令护博陵、钜鹿二郡,纂以疾辞。少时卒于家。
纂所历任,好行小惠,疏食敝衣,多涉诬矫,而轻财洁己,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号为良守。永熙中,赠平北将军、殷州刺史。 (选自《魏书•列传良吏七十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种公田,随供军费 课:督促完成
B.延昌中,京师俭 俭:节俭、俭省
C.吊死问生,甚有恩纪 吊:悼念
D.刺史元孚德纂 德:认为……有仁德
解析 俭:歉收,年成不好。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及南阳平,以功赐爵井陉男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①孝昌中,为葛荣围逼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①久之,除伏波将军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D.①而轻财洁己,终无受纳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解析 D项“而”,连词,表转折。A项“以”,前者是介词,因为;后者是介词,用。B项“为”,前者是介词,被;后者是动词,是。C项“之”,前者是助词,凑足音节,可不译;后者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D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纂“轻财”的一项是 ( )
①时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瘞,纂以私财殡葬 ②数日之中,散之知友 ③课种公田,随供军费 ④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谴 ⑤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 ⑥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解析 ③说他有才干。④说他赏罚分明。⑤说他受命赈济。
答案 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纂少年时因清苦而自立,曾出资办理了县令齐罗的丧事,在守父丧时又很尽礼,后来被推举为孝廉。
B.杜纂从任积弩将军开始,到正始年间做汉阳太守,都能尽职尽责,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有清白的名声。
C.杜纂调任虎贲中郎将,兼任太仓令时,因为母亲的丧事而离开了职位,这与他尽礼守父丧的表现是一致的,充分显示了他的孝心。
D.孝昌年间,杜纂迫于葛荣围逼,投降了葛荣。葛荣灭亡后,定州刺史薛昙尚认为杜纂年龄大了,让他统辖博陵、钜鹿两郡,他因病推辞。
解析 “以纂老旧”意思是“鉴于杜纂是老臣旧官”。
答案 D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郡县标其门闾,后居父丧尽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纂所历任,好行小惠,疏食敝衣,多涉诬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此郡县标榜表彰了他的门第,后来守父丧很尽礼仪。
(2)杜纂生性简朴节约,尤其关心贫穷老人,很能访问民间疾苦,(甚至)对着百姓哭泣
流泪。
(3)杜纂在历任的官位上,好施小恩小惠,吃粗粮穿破衣,多涉嫌矫情做作。
参考译文
杜纂,字荣孙,是常山九门人。少年时以清苦自立。当时的县令齐罗死亡,没有亲属收殓埋葬,杜纂自己出资把他埋葬。因此郡县标榜表彰了他的门第,后来守父丧很尽礼仪。郡中推举他为孝廉,被补为豫州司士。
逐步被提拔为积弩将军。率领兵众到淮,迎接投降之民杨箱等人。修筑建立楚镇,招徕收纳山蛮李天宝等五百户人家。跟随征战新野,授骑都尉。又跟随皇帝到寿春,皇帝命令杜纂沿淮河慰劳军民。豫州刺史田益宗率领民众归降,派杜纂到广陵去安慰刚依附的人,用田粮赈济他们。随征新野,等到南阳平定,因功封井陉男爵,赏给五百匹帛。几天之内,他将绸帛散发给好友。当时人们称赞他。又到赭阳、武阴二郡,督种公田,随时供应军中消费。授南秦州武都太守。正始年间,调任汉阳太守,并能享有清白的名声。又跟随都督杨椿等人到南秦军队前线,招降抚慰叛变的氐族人。回来后,授于虎贲中郎将,兼任太仓令。遇上母亲去世守丧而离职。许久以后,授伏波将军。延昌年间,京师饥荒,皇上下令杜纂监督京中开仓库赈济民众粮食一事。杜纂生性简朴节约,尤其关心贫穷老人,很能访问民间疾苦,(甚至)对着百姓哭泣流泪。劝督农桑,亲自检察巡视,勤劳者就赏给物品布帛,懒惰者加以谴责和责罚。悼念死者慰问生者,很有恩情可载。回朝后,以原将军授任益州刺史。没有防御边疆的威信和谋略,氐族人纷纷反叛。因百姓失和被召回。
正光末年,清河人房通等三百人颂扬杜纂的品德政绩,乞求派他重新到郡任职。皇帝下诏同意了。孝昌年间,被葛荣包围逼攻,杜纂交出郡城投降了葛荣。葛荣派杜纂到信都安抚军民,都督李瑾想斩杀他,刺史元孚认为杜纂有仁德,把他放回去了。杜纂出了信都,他又劝葛荣用水灌城,葛荣便用杜纂做常山太守。到郡不久,葛荣灭亡。定州刺史薛昙尚鉴于杜纂是老臣旧官,让他统辖博陵、钜鹿两郡,杜纂以病推辞。不久在家中去世。
杜纂在历任的官位上,好施小恩小惠,吃粗粮穿破衣,多涉嫌矫情做作,但他轻财洁身,始终不收礼受贿,为百姓所思念,号称良守。永熙年间,被追赠为平北将军、殷州刺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杨廷璋字温玉,真定人。家世素微贱,有姊寡居京师,周祖微时,欲聘之,姊以告廷璋。廷璋往见周祖,归谓姊曰:“此人姿貌异常,不可拒。”姊乃从之。
周祖从汉祖镇太原,廷璋屡省其姊,周祖爱其纯谨。姊卒,留廷璋给事左右。及出讨三叛,入平国难,廷璋数献奇计。即位,追册廷璋姊为淑妃,擢廷璋为右飞龙使,廷璋固辞不拜。
世宗自澶渊还京,言廷璋有干材,迁客省使。泾帅史懿称疾不朝,周祖命廷璋往代之。将行,谓之曰:“懿不就命,即图之。”廷璋至,屏左右,以诏书示懿,谕以祸福,懿即日载路。俄闻周主崩,廷璋呕血不食者数日。
会隰州刺史孙议卒,廷璋遣监军李谦溥领州事。谦溥至,并①人来攻其城,议者以为宜速救之。廷璋曰:“隰州城壁坚完,并人卒至,未能为攻城具,当出奇以破之。”乃募敢死士百余人,许以重赏,由间道遣人约谦溥为内应。既至,即衔枚②夜击,城中鼓噪以出,并人大溃。奏至,世宗诏褒之。
宋初,加检校太尉。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功德。太祖命卢多逊撰文赐之。李筠叛,潜遣亲信使赍蜡书求援邻境,廷璋获之,械送京师,因上攻取之策,即下诏委以经略。及车驾亲征,诏廷璋率所部入阴地,分贼势。贼平,归镇。
廷璋美髯,长上短下,好修容仪,虽见小吏,未尝懈惰。善待士,幕府多知名人。在晋州日,太祖命荆罕儒为钤辖。罕儒以廷璋周朝近亲,疑有异志,每入府中,从者皆持刀剑,欲图廷璋。廷璋推诚待之,殊不设备,罕儒亦不敢发,终亦无患。(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四》)
注 ①并:并州,古地名,在今陕西太原一带。 ②枚:古代行军时为防止喧哗,让士兵衔在口中的竹或木片。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祖微时,欲聘之 聘:以礼物订婚
B.廷璋至,屏左右 屏:使……退避
C.廷璋获之,械送京师 械:镣铐
D.潜遣亲信使赍蜡书求援邻境 赍:携带
解析 械:用镣铐拘禁。
答案 C
7.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廷璋呕血不食者数日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B.①乃募敢死士百余人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①诏廷璋率所部入阴地②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D.①城中鼓噪以出②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解析 C项所:代词,用在动词前边构成名词性短语;代词,表示人或事物、地方。A项者:前者是代词,可译为“……的情况”或“……的状态”;后者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乃:前者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后者是副词“竟”。D项以: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后者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答案 C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能体现杨廷璋“有干材”的一组是 ( )
①入平国难,廷璋数献奇计 ②俄闻周主崩,廷璋呕血不食者数日 ③由间道遣人约谦溥为内应 ④廷璋获之,械送京师,因上攻取之策 ⑤好修容仪,虽见小吏,未尝懈惰 ⑥廷璋推诚待之,殊不设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⑥
解析 ②写廷璋的悲伤。⑤写廷璋好仪表。⑥写廷璋善待士。
答案 B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廷璋在周祖地位低的时候劝姐姐嫁给了他,这令周祖对其有了好感。后来周祖镇守太原时杨廷璋常去探望他的姐姐,深得周祖的喜爱而被周祖留在身边供职。
B.在救援隰州的战役中,杨廷璋采取了里应外合的战术,派敢死队趁夜悄悄进攻,让城中士兵呐喊冲出,最后打败了并人,受到了世宗的褒奖。
C.宋初,杨廷璋加官检校太尉。他的功绩得到了朝野双方的好评,官吏百姓到朝廷去,请求立碑赞颂其功德,太祖也令人撰写了碑文赏赐他。
D.杨廷璋很注重仪表的修饰,即使是接见小官吏也不怠慢。同时他善待士人,幕府中有很多知名人士。对待怀疑他的人,他也能坦诚相待。
解析 “这令周祖对其有了好感”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 A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之曰:“懿不就命,即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隰州城壁坚完,并人卒至,未能为攻城具,当出奇以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上攻取之策,即下诏委以经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祖)对杨廷璋说:“如果史懿不接受命令,就谋取(或想法除掉)他。”
(2)隰州城防坚固完整,并军仓促到来,不能准备(或制作)攻城的器械,应当用妙计来打败他们。
(3)(杨廷璋)趁机献上攻取的计策,皇帝当即下诏把谋划的事委托给他。
参考译文
杨廷璋字温玉,真定人。家世一向低微贫贱,有个姐姐守寡住在京城,周祖地位低下时,想要娶她,姐姐把这事告诉了杨廷璋。杨廷璋去见周袓,回来对姐姐说:“这个人相貌不一般,不可拒绝他。”姐姐就听从了他。
周祖随从汉祖镇守太原,杨廷璋多次探望他的姐姐,周祖喜欢他的纯朴谨慎。姐姐去世,周祖留杨廷璋在身边供职。等到外出讨伐三处叛乱,入京平定国难,杨廷璋多次献上奇妙的计谋。周祖即位,追认册封杨廷璋的姐姐为淑妃,破格提拔杨廷璋为右飞龙使,杨廷璋坚决推辞不受。
周世宗从澶渊返回京城,说杨廷璋有办事能力,升为客省使。泾帅史懿称病不朝见,周袓命令杨廷璋前去接替他。将要出发,对他说:“如果史懿不接受命令,就谋取(或想法除掉)他。”杨廷璋到达后,让周围的人退避,把诏书给史懿看,告知他祸福利害,史懿当天就上了路。不久听说周祖去世,杨廷璋几天吐血不进食。
正值隰州刺史孙议去世,杨廷璋派遣监军李谦溥掌管州事。李谦溥到后,并军来攻打这座城,参与谋划的人认为应当赶快救援他。杨廷璋说:“隰州城防坚固完整,并军仓促到来,不能准备(或制作)攻城的器械,应当用妙计来打败他们。”就招募了不怕死的勇士一百多人,许诺给予重赏,从小路派人约李谦溥做内应。到达后就悄悄在夜间出击,城中士兵呐喊冲出,并军大败。奏章送到,世宗下诏褒奖他。
宋初,加官检校太尉。官吏百姓到朝廷去,请求立碑赞颂其功德。太祖命令卢多逊撰写碑文赏赐他。李筠叛乱,暗中派遣亲信让他携带封密书信向邻国求援,杨廷璋捉获了他,给他戴上镣铐押送京城,趁机献上攻取的计策,皇帝当即下诏把谋划的事委托给他。等到皇帝亲征时,诏令杨廷璋率所辖军队进入阴地,分散贼势。贼军平定,返回军镇。
杨廷璋髯美,上须长而下须短,喜好修饰容貌仪表,即使会见小吏,也未曾怠惰。善待士人,幕府中有很多知名人士。在晋州时,太祖任命荆罕儒为钤辖。荆罕儒因为杨廷璋是周朝近亲,怀疑他有二心,每次进入府中,随从的人都手持刀剑,想要杀杨廷璋。杨廷璋推诚相待,毫不设防,荆罕儒也不敢动手,最终也没有祸患。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李时勉,名懋,安福人。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成祖决计都北京,时方招徕远人。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忤帝意。已,观其他说,多中时病,抵之地;复取视者再,卒多施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初,时勉请改建国学。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时勉尝芟彝伦堂树旁枝,振遂言时勉擅伐官树入家。取中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并枷国子监前。方盛暑,枷三日不解。监生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贷,呼声彻殿庭。 助教李继请解于会昌侯孙忠。忠,皇太后父也。忠生日,太后使人赐忠家。忠附奏太后,太后为言此帝。帝初不知也,立释之。继不拘栓柙,时勉尝规劝之。继不能尽用,然心感时勉言,至是竟得其助。
九年,帝视学。时勉进讲《尚书》,辞旨清朗。帝悦,赐予有加。连疏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时勉为祭酒六年,训励甚切。崇廉耳,抑奔竞,别贤否,示劝惩。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督令读书,灯火达旦,吟诵声不绝,人才盛于昔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朕亲鞫,必杀之 鞫:审问
B.不相值 值:逢着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监生李贵等千余人诣阙乞贷 贷:推卸
解析 贷:宽免,饶恕。
答案 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命武士扑以金瓜②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①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太后为言此帝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D.①候舟发乃去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解析 B项都是介词,对、对于。A项介词,用/介词,因为。C项介词,替/动词,做。D项副词,才/副词,竟然。
答案 B
1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时勉“性刚鲠”的一组是 ( )
①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 ②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 ③命日虑一囚,言一事 ④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⑤帝命王振往视,时勉待振无加礼 ⑥诸生贫不能婚葬者,节省餐钱为赡给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 ③是皇帝对李时勉的要求。④是李时勉官复原职。⑥是李时勉对待学生爱护帮助。
答案 A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时勉侍奉几代君王,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直言进谏,尽管遭受多种打击,却始终不改初衷。
B.李时勉被王振诬陷,是他的同事李继向太后的父亲孙忠求助,太后告诉皇帝真相,李时勉才得以释放。
C.李时勉在替皇帝讲学后,得到皇帝的赞赏。于是他多次上疏希望能换一个官职,但皇帝却始终没有答应。
D.李时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既要求严格又关心体贴,赢得学生的尊敬,培养的人才超过以前。
解析 “致仕”是辞官,即告老还乡,不是更换职位。
答案 C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振衔之,廉其短,无所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你一个小小臣子竟然敢抵触先帝!你的奏疏中说了什么?赶快说出来。
(2)宣帝于是叹息,称赞时勉忠诚,立即赦免了他,官复侍读一职。
(3)王振对他怀恨在心,查访(搜寻)他的缺点(短处、不足),一无所得。
参考译文
李时勉,名懋,江西安福人。性格刚正硬直,意气慷慨,把天下当做自己的责任。明成祖打算迁都北京,当时正招引边远地方的人。而李时勉上疏说建都的种种不妥,以及边远小国前
来进贡的人不应该让他们集体居住在京城。这些言论触犯了皇帝的心意,(皇帝很生气)。等怒气稍息,又看李时勉另外一些言论,大多切中时弊,皇帝生气地将奏疏扔在地上;过后又再拿来两次细看,最终多数建议都予以施行。
洪熙元年又上疏谈论事情。仁宗非常生气,将李时勉传唤到便殿,李时勉回答时仍没有丝毫屈服。仁宗命武士用金瓜击打他,肋骨被打断了三根,拖出去时差点死了。第二天,将李时勉改任为交阯道御史,下令让他每天审讯一名囚犯,谈一件事情。李时勉仍多次上奏章,于是仁宗将他关进锦衣卫的牢狱中。当时李时勉对锦衣卫的一个千户有恩情,这个千户刚好来到狱中,暗地里找来医生,用海外的血竭为他治疗,李时勉才得以不死。
宣帝即位时已经成年,有人说到时勉得罪先帝的种种情状。宣帝非常生气,命令使者:“将李时勉绑来,我要亲自审讯,一定要杀了他。”过后,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将李时勉直接绑到西市斩首,不必进宫。王指挥从宫殿西旁门出去,而前一次派出的使者已经绑着李时勉从东旁门进来,两人没有碰上。宣帝远远地看见骂道:“你一个小小臣子竟然敢抵触先帝!你的奏疏中说了什么?赶快说出来。”时勉叩头说:“帝王居丧期间不宜亲近妃嫔,皇太子不宜疏远左右的大臣。”宣帝听后,怒色稍微好转。宣帝让他全部说完,他回答说:“我该死,不能完全记得。”宣帝怒气更加缓解,说:“这暂时很难一时说清,草稿在哪?”他回答说:“我烧了。”宣帝于是叹息,称赞时勉忠诚,立即赦免了他,官复侍读一职。等到王指挥从狱中回来,时勉已经穿好官服戴好官帽站在殿阶前了。
当初,时勉请求改建国子监。皇帝命王振前去查视,时勉对待王振没有施加礼节。王振对他怀恨在心,查访(搜寻)他的缺点(短处、不足),一无所得。时勉曾砍去彝伦堂的树旁生出来的枝干,王振于是说李时勉擅自砍伐官树放入自己家中。领取圣旨,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带着枷锁来到国子监前。当时是盛夏,李时勉身上的枷锁三天没解下来。监生李贵等千余人到殿前请求宽恕,呼声响彻殿庭。助教李继向会昌侯孙忠请求。孙忠是皇太后的父亲。孙忠生日时,太后派人到孙忠家赏赐。孙忠捎带奏疏给太后,太后替他向皇帝谈及此事。皇帝当初不知道,立即释放了时勉。李继这人不受法度拘束,时勉曾经规劝他。李继不能完全听从,但心中感激时勉的忠言,到现在竟然得到他的帮助。
九年,皇帝视察国子监。时勉向皇帝讲授《尚书》,言辞流畅,内容分析明彻。皇帝非常高兴,赏赐很多物品。时勉接连上疏请求告老还乡,不被允许。十二年春才答应他的请求。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太学生在都门外为他饯行的有几千人,有的一直送他登上船,等船出发才离开。
时勉担任国子监祭酒六年,对学生教训激励,要求非常严格。他崇尚廉耻,反对为名利而奔走,区分贤能,表示鼓励或惩罚。学生贫穷不能婚葬的,时勉节省出自己的生活费赠给他们。督促学生读书,学生们勤奋苦学,灯火通宵不灭,吟诗诵书之声不断,人才比平时强盛。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整理的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好高考第一轮复习!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