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5-05
试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反映国内外重大时事,重视思想启迪,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学科德育功能,发挥了政治学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如:13题查处涉企审批、收费的违法违纪问题,14题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18题对西藏划拨专项经费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考生感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感受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情怀。39题(1)意识能动作用说明抗战精神对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还利于民的执政理念以税收优惠和利民政策从经济知识中去考查。抗战精神,勿忘历史,不需要说教灌输,在史料分析中情感油然而生。
坚持科学探究、理性批判与包容相统一的精神是高考命题的又一个趋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学生去探索科学问题,从而实现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如第39题 (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类似的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经常在全国卷中出现,试题注重问题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课改理念,注重探究精神。
三、复习教学进度安排建议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采用的都是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虽有所侧重,但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不是孤立的三个阶段。
第一轮:主要目标是全面掌握考纲要求的知识点,重点理解主干知识,夯实基础。其指导思想是“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1.全面,即全面覆盖,复习内容要涉及所有考点,使总复习尽可能周到全面。
2.扎实,即抓好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基础夯实扎牢。
3.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
4.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第二轮:主要目标是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关注热点,学会运用;强化训练,提升能力。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阶段,可以分为知识专题和热点专题两部分。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1.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强化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2.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方法,并不断总结完善。
3.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对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4.提高,即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做题的技巧和能力。第三轮复习是综合训练与模拟考试阶段,其指导思想是“返扣、模拟、强化、调节”。
1.返扣,即知识返扣,旨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突出主干,主要形式是课本返扣和试卷返扣(自我返扣)。
2.模拟,即高考前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尽早熟悉高考题型,纠正答题的不良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等。
3.强化,即对高考重点、常考题型进一步总结,强化规律、解法定模,便于考试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自如运用所学知识。
4.调节,即调节学生的迎考心理情绪,提高迎考的信心和斗志,对学生进行迎考心理素质训练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四、复习教学策略
(一)深入研究,是成功的前提。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研究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试题(研究题型、文字表述、答题思维)。做好反思和总结,把握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的特点及规律,做到备考方向正确,教学策略合理。
2.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全国新课标卷无论是在选材和设问上都更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备考复习中特别是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力戒上课满堂灌、逐个知识点串讲的陈旧教法,课堂上可采用先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提示下自主学习,画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做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在评讲练习中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老师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共性的突出问题,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检测所学内容。
3.深入研究学生和学情。在高考备考中教与学是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的真实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才能获得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进入高三复习后,教师应通过每天的作业、每次考试、或者召开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典型问题、薄弱环节、希望要求等及时作出调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二)落实基础,是成功的保障。
1.仔细研究课标、考纲、考点、教材,先把课本读“厚”。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逐个消化。解读课标和考纲中的行为动词如评析、阐述、说明,确定每个知识点的复习层次。
2.要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通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课标考纲不容易理解的重点问题,不能平均用力;除了要老师讲解,还要加强课堂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要互相交流,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
3.抓好学生对基础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围绕主干知识即重点的、在教材结构和知识结构中起骨架作用的知识,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整理主干知识,深入分析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主干知识串联成知识链,这样有助于提高复习的实效。否则在头脑中的知识都是散乱的点,在解题时就会出现理不清因果、不知从何说起、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逻辑性等问题。
(三)强化思维,是成功的利器。
1.学会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在知识的复习中,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章节,要让学生经历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思维沿着知识生成的路径发展。
2.学会分析。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事件与时政热点,但又不拘泥于事件本身,要让学生学会提问,从问题出发,多一些有意义的追问,不仅知道事件是什么,而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这样,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可以从措施、方法、途径、建议方面思考和分析。
3.学会方法。要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中,从思维方法出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科素养。如辩证的思想方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逻辑的思想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综合法、条件判断法、分层法)、发散的思想方法(主体发散、层次发散、逆向发散、学科发散)。
(四)重视运用,是成功的关键。
1.用知识的联系和板块的构建来调动知识。全国卷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知识运用的综合性更主要体现在知识综合的深度上。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材目录、主体归纳、热点话题探究等方式来整合相关知识,帮助考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知识构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用时政热点来融合相关知识。平时的教学中要贯穿时政热点,关心国家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通过引入新素材、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从学科知识出发去解读现实生活问题;联系重大时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去理解学科知识,培养事理交融的思维习惯,可以围绕热点话题进行多角度、不同模块之间的思维演练,围绕热点话题分专题进行知识整合构建;学会从学科知识角度去描述、阐释和转述具体问题,提高阐释与论证问题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和和知识的拓展、迁移、应用能力。
(五)掌握技巧,是成功的法宝。
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两种技巧:解题技巧和应试技巧。
1.解题技巧。
2.应试技巧。
高考政治复习指导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考政治复习指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