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

新课标2015年高二历史暑假作业1《思想文化史》(必修3)

编辑:

2015-08-03

【答案】A

【解析】联系所学,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天主教会,同时更激烈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这是两者的最主要区别,B、C、D三项表述本身就不对,所以答案为A。

12.

【答案】D

【解析】运用袁世凯夺权后首先是实行从专制独裁,然后于1915年才发展为称帝这一史实来选择。因为材料引文是1912年的,还没到复辟帝制的阶段,所以不可能是“为其复辟帝制进行辩护”,所以D不正确为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目,第13题22分,第14题17分,第15题13分,共52分。

13.

【答案】

(1)变化:①方法:从采用温和的改良到主张革命;②目的:从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到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三民主义。(4分)

(2)贡献:进行广泛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推动国民革命;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6分)

(3)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4分)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6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孙中山先生的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推翻清政府的,相反他积极提出改良封建王朝的措施,希望能够挽救中国的现状,但是失败告终。经过思考后转而投身革命。开始作为革命派的典型代表提出各项主张。

(2)本题考查毛泽东的相关知识。通过联系时间可知,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通过广泛的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中国社会各界及的分析》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通过秋收起义等革命行动受挫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等思想,最终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首先材料中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叙述,换句话说可以清楚的发现当今中国的特征: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第一小问后本题解答就变得容易许多,第二小问答出贡献即可。也就是答出中共十三大的意义。

(4)本题属于总结类试题,首先要明确这里的物质的力量不一定非要是财富,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思想的政治或是经济成就。辛亥革命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上所述,答出要点即可。

14.

【答案】

(1)运动及核心内容:

维新变法运动: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动与内每点1分,共6分)

(2)“五四”以前: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3分)“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3分)

答案一: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4分)答案二:不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4分)答案三:不完全赞同。(1分)理由:答案一和答案二。(4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非常容易做出正确的解答的,但是“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则是属于有难度的问题,不过在回答是一定要突出维新变法运动的君主立宪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实践思想,这是做此题时的一个关键的地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