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6
解析:“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妙”有奥秘的意思,“精妙”则没有;“景况”指情况;“境况”,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
答案:A
3.“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一句中的“洗练”一词能否换成“简洁”“精练”?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洗练”是指(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精练”是指(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简洁”是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
4.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答案:不是。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5.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答案: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是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古代的诗人们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
2.作者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把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从而富有感染性启发性。根据以上观点,完成下列问题。
(1)“高树”的暗示性是什么?
(2)“高木”的暗示性是什么?
3.在习惯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为什么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而“木叶”却比较常见?
答案:
1.解析:这实际上是让回答“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选文第1段就谈的这个问题。尤其要注意“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
参考答案:在秋风落叶的季节,表现空阔境界。
2.(1)暗示了满树叶子在吹动。(2)暗示了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
3.因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的浓阴的联想,“树”与“叶”的形象有太多的一致。“树叶”也不会比一个单独“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古典诗歌习惯用单词,因此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而“木”则使人容易想起树干,具有暗示性,使读者产生较多的联想,所以“木叶”就比较常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漫步在诗的郊野
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的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要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下面是臧克家的《老马》诗中的句子: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里写的是老马,但欣赏时,可以放开来想象它的寓意——诗是鼓励这么做的——我们相信:诗人写出来的是不堪重负的老马,而诗人心中要说的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的坚忍的毅力的赞美。
由于诗歌极精练,我们在欣赏时,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以听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能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国之君的愁,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惆、失落情怀的愁。
4.作者说: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是诗歌欣赏中必要的一道“工序”。用自己的话表述这一道“工序”的过程。
5.作者认为诗歌欣赏中“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试对“稳定性”和“随意性”作简明阐释。
(1)稳定性是指:
(2)随意性是指:
6.第3段作者列举李后主的词句,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7.作者认为诗歌欣赏是读者的“重新创造”,综观全文,概述这种“重新创造”的特点。
答案:
4.解析:“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具体内容在选文第1段有所表述,再加上对《老马》的鉴赏给我们提供了表述的依据。
参考答案:联系创作背景,放开想象,其中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读者生活的积累两个基点是关键。
5.解析:根据“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能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来概括这两个概念的意思。
参考答案:(1)同一诗句在不同欣赏者中引发的情思大致相同。(2)不同欣赏者对同一诗句引发的具体联想又不尽相同。
6.解析:选文最后一段开头就谈到“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后面的例子就是为它服务的。
参考答案:重新创造。
7.要借助想象,不同经历有不同的再创造,主观世界与诗的客观世界相融。
创新应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始建于西汉末年的白帝城三面傍水,随着三峡库区水位不断上涨,白帝城的一些景点陆续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水泥石头做成的护坡墙。当水位到143米以上时,白帝城变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静卧江中。
目前,一座长338米、宽7米、高32米的高架廊桥正在修建中。今后,游客可以通过廊桥步行到白帝城上,饱览夔门雄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帝城,就这样默默地见证着昔日奔腾咆哮的长江三峡变成一汪静静的湖水。
当你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千古名句时,你想到了什么?(300字左右)
解析:杜甫的原意是写愁思无限,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情的,而在这个材料中,这个千古名句的涵意却是开阔的。回答问题时应该顺着这个材料走,表达“高峡出平湖”的欣喜。
参考答案:略
深层探究
9.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答案:“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5优化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