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5-11-12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一、单项选择

1. 上海世博会 福建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 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思想观念、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改造人的(    )

A.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B.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C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人生观、自然观和价值观

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来源于灵感                ④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③ D.①②④

4.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在诵读中亲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  )

①汉字的发明与延续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

③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 ④社会发展的连续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201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年逾五旬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和杰出现代舞者王迪合作表演的舞蹈《雀之恋》“美得令人窒息”。“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雀之恋》会追求这背后的精神上的东西。杨丽萍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当年红军长征路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刘伯承同志尊重并依据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采取“歃血为盟”的民俗形式,与彝族首领结拜为兄弟,使红军避免了因民族纠纷带来的生存威胁,并及时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赶。下列对“歃血为盟”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 彝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是彝族同胞约定俗成的礼节和风尚 ③是一种封建思想的体现,应该摒弃 ④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2012年7月10日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开发、管理水平,把文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之所以要做好文物工作,是因为文物(  )

①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是中华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右图为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回答第问题。

1.雕塑艺术是用各种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这表明(   )

A.文化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B.文化是社会的物质力量

C.文化源于艺术家的思考 D.思想运动影响文化发展

2.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雕塑则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其人像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中国雕塑偏重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上述现象表明,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   )

A.交往活动 B.实践活动 C.生活方式 D.风俗习惯

3.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异表明(   )

A.不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B.不同国家文化一律平等

C.文化繁荣源于文化差异 D.文化发展具有普遍规律

9.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1. 我国拥有丰富的史学传统,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则因缺乏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和屡遭外族入侵而被马克思称为“印度人没有历史”。我国的史书典籍充分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B.中华文化比印度文化更为优越

C.历史学是我国最具科学性的学科   D.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12. 一张纸上 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 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 这说明  (    )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13. 2012年6月14日,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悉尼歌剧院落幕。“中国文化年”活动以“感受中国”为主题,将中国优秀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等集中介绍和展示给澳大利亚民众,受到热烈欢迎。中澳文化交流(    )

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④表明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 由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撰写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轰动,并引起了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通常认为美国人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过分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谋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以上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15. 在一个文化底蕴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16. 在温州,榕树下通常会有一座亭子,树与亭相映成趣,成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专门研究榕树的专家叶榕称其为“榕亭文化”。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最适合成为专家叶榕“榕亭文化”论文标题的是(   )

A.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 异彩纷呈,绚丽多彩

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 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