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附答案)

编辑:

2015-11-12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7. 不久前,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被“恶搞”成网络短片《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参赛记》(指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一个昔日备受压迫、奋起反抗的小英雄形象,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

辨题:“恶搞”也是一种文化创新。

18.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中国特有 的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逐渐演变。近年来,修坟茔、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形式逐渐被新的祭奠方式所取代,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渐成时尚,共青团中央也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什么道理?

(2)根据清明祭奠方式的演变,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 民族传统文化?

(3)试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继承性角度说明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理由。

19.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七,文化竞争力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二十四,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辨析: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20. 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春节贴对联包饺子、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各自民族特有的习俗,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21. 从2011年10月14日起,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首都10所重点高校举办“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11位全国道德模范同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践行道德规范的心得体会。短短十几天,十场讲座,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引发了大学生的共鸣。学生们说,这次巡讲让大家感受到青春沐浴在道德的阳光下。

运用文化的力量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举办“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的意义。

22. 改革、 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    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    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出台,借以推进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材料二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展会期间,我省对外推介文化产业项目    1252个,投资总额近7000亿元,融资总额2900亿元,文化产品现场交易额近20亿元1同    时,本届文博会突出“文化齐鲁?创意山东”这一定位,深入挖掘和展示齐鲁优秀文化'重.占、    宣传推介文明山东、创意山东、孔子文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等五大品牌,“鲁”字号文化产品占展会内容总量的60%,有力地展示了山东形象。)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探究山东文博会的成功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启示)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  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 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士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 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 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请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材料反映的主题,进行综合评价。

24. 材料一 2011年8月12日,陈道明做客凤凰网《凤凰非常道》节目。他坦言,现在电视剧翻拍成风,翻拍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创作者无能,不能无穷无尽地编出好看的故事。回顾201 0年,浙江版《西游记》、高希希版《三国》、李少红版《红楼梦》、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先后被轮番“拍砖”(“拍砖”,网络用语,大意是反对、批判)。

材料二 与以往多数名著改编剧都被“拍砖”相比,新版电视剧《茶馆》却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保留了老舍原著的“魂”。无论是剧中人物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还是北京人幽默、好面子、喜欢正话反说的性格特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材料反映了我国电视剧创作中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谈一谈我国电视剧应如何创新。

参考答案

6.【答案】B

【解析】 ③说“封建思想”错误,选B。

7.【答案】B

【解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活动,②错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庆祝民族节日,④错误。答案为B。

8.【答案】ABA

【解析】

1.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雕塑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这体现了文化离不开物质的载体,B、C的说法是错误的,D与材料没有关系。

2.本小题考查的是实践活动。材料说明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所以选择B。

3.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文化。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异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B、C、D的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知,今天我们继承了“清明祭祖”的内容,但扬弃了其形式,A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

11.【答案】A

【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但是史学并非我国独有。

12.【答案】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的差异。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D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中澳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中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澳文化各具特色,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 性。②与题干不符。

1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故C正确。A错误,文化环境对人的价值取向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作用。B错误,一定 文化环境下可以产生多种思维方式。D强调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1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要求找不正确的选项。材料讲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人怎样怎样,这是文化对人的影响,BCD都正确,而A的说法既不是文化的影响,表述还有错误,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答案是A。

16.【答案】C

【解析】“榕亭文化”代表的是地方文化,故C项符合。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①从形式上看,“恶搞”形式新颖,是新出现的文化现象。但从目的、过程上看,“恶搞”绝非文化创新。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恶搞”出于某些人特定的目的,冲击传统文化的道德底线,混淆是非观、荣辱观,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二是体现时代精神。“恶搞”肆意歪曲革命传统精神,体现不出时代精神。

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更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恶搞”对外来文化没有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⑤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或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对错误倾向)。针对“恶搞”现象,国家应加大对网络的监管,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升。  (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8.【答案】(1)①清明节作为中国特有的习俗至今已沿袭了二千多年,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民族性;

②清明祭奠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逐渐演变,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①传统的祭奠方式被文明、科学的文化所取代,说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②清明习俗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而演变,说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立足社会实践,适应实践需要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①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或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②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护民族节日才能繁荣民族文化,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奠定精神根基。

【解析】本题以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

(1)清明祭奠方式及其演变体现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2)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从正确的态度、社会实践等方面分析。(3)保护民族传统节日可以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意义、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等方面分析。

19.【答案】(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就意味着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3)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的作用过分夸大。因而,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是一道辨析性质的简答题,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找出辨点,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作答。具体应分三个步骤:首先指出文化的含义;其次阐述文化对国家 的作用,指出题干中说法合理的一面;最后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指出题干中观点的错误之处。

20.【答案】(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2)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这些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3)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使得材料中的习俗能够保留至今。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传统习俗属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传承性,正是由于 传统习俗的传承性和稳定性才使其得以保留下来。

21.【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举办“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有利于用榜样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修身立德的促进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指出文化的社会作用,然后结合材料具体说明“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即可。

22.【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扬优秀文化。③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竞争力。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重视打造特色品牌。

【解析】以山东文博会的成功为材料,分析该活动对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启示。首先解读材料中山东文博会为什么会成功,在根据学过的原理回答它的做法所带来的启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深入挖掘和展示齐鲁优秀文化”说明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定位“创意”说明文化要注重创新;通过博览会,让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发展;“鲁”字号文化,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打造文化特色品牌。该题可答的点比较多,只要是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措施都可以,要注意和材料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最好。

23.【答案】(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给予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丰富,文化 消费日益增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的发展充分反映了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服务于不同国家的需要。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进行渗透,竭力推行自己的价值观,限制其他国家文化的进入,用符合国家需要的文化统治本国人民。

(4)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及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材料一中主要讲传媒企业所占的市场比率,这就表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材料二中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这就表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材料三中讲到文化软实力,这就表明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的重要作用。

24.【答案】(1)①材料反 映了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创 新能力不足;②一些电视剧的创作不尊重艺术创作规律 ,破坏了艺术的精髓。

(2)①立足社会实践,从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特别是对一些经典名著的再创作,既要保护和继承它们的精髓,确保其“原汁原味”,又要体现时代精神。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立足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在电视剧创作方面的有益成果。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创作出为人 民大众所

【解析】第(1)问,两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翻拍原著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原著的精髓,否则就会遭到观众的“拍砖”。第(2)问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要注意理论与材 料的有机结合。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二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