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2-09-05
【编者按】许多学生常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知识抽象、理论深奥,很难学好。其实不然,本章规律甚强。规律就像一把“梳子”,它不仅能理清繁杂的思绪,更能把纷乱的知识结构梳理清楚。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能理清知识结构,掌握重点规律,灵活变通,就一定能将这章学好。
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这章的知识结构:
从本章的知识结构中,其实不难发现:这章重点是“电子”开始的,从核外排布规律,就出现了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从而就可以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而最外层的电子数就可以推知化合价及得失电子难易,这样就过渡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了,这章最重要的就是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了,因为它们和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以及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考试喜欢出的综合考点内容。与此同时,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化合价”,它是连通初中化学和本章知识的桥梁,所以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下面就通过一些重要的规律和相关练习来强化本章的知识结构。
一、原子结构中的规律:
原子核内质子数 = 原子核外电子数 =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例1:(2005,全国Ⅱ,6分)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12 B.14 C.16 D.18
解:C 根据 N = A–Z 即中子数 = 28 – 12 = 16
注:本章的知识需要 “记忆 + 理解 + 运用”,关于元素周期表中1到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都应该牢记,这才是知识的基础和开始。
一、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位置—性质”可以相互结合:
① 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减少,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② 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③ 金属性越强,金属越活泼,置换氢气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④ 非金属性越强,和氢气化合越容易,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相反也可以推知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例2:(2005,全国,6分)下列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O2 B.N2 C.F2 D.Cl2
解:C 抓住规律: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这道题目实质是要比较 O、N、F、Cl 四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根据以上的规律可以推出非金属性的顺序为:F>O>Cl>N.
X
W
Y
R
Z
例3:(2005,北京,6分)右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相同
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解:D 根据表中所给的信息可知,W、Y、R 同一周期,X、W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内,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少,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Y的非金属性比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例4:(2003年春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B. 只有非金属才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C. 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D. 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解:A这道题目围绕“非金属元素与含氧酸及含氧酸的种类、价态、氧化性”考核思维的全面和广阔性,需要对已学知识不断拓宽和丰富。一些金属元素也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如KMnO4、NaAlO2等,故选项B错误;有些非金属元素(如氧、氟)一般不能形成含氧酸,有些非金属元素(如碳)不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故选项C错误;H2CO3、H3PO4 等含氧酸不具有强氧化性,故选项D错误。
标签:高三化学课件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