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yx
2013-10-17
【摘要】高三的同学们在马上要迎来高三的第一次月考,为了提高大家的解题能力,精品学习网准备了一些跟月考有关的例题,下面是“2013年高三历史5月考前适应性试题”欢迎同学们参考练习!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分封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臣属关系
B.体现了宗法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
C.诸侯通过纳贡向天子表达忠诚态度
D.诸侯向天子述职表现出中央集权倾向
2.清代各地盐商从水陆两路汇聚扬州,有秦商、晋商、徽商……会馆就是同乡商人聚会、谈生意的地方。因为各地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所以各会馆的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这表明扬州会馆有利于研究
①建筑发展史 ②清代外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商帮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古代中国某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这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4.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
A.达官显贵 B.知识分子 C.市民阶层 D.社会游民
5.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省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诏书不能说明
A.妥协体现了历史智慧 B.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C.加快中国走向共和的步伐 D.企图保留君主地位
6.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棐卿在天津创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约三年时间里,代理商遍布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推动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公司地处沿海交通方便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
C.列强忙于应对危机无暇东顾 D.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
7.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问:此事汝母知否?阿苏回: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风东渐,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 ②晚清官员思想保守,愚顽不化
③新旧思想和风俗习惯杂陈 ④军阀政府沿袭旧风俗旧制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要“重估一切价值”,对中国进行深层文化结构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他们提出的历史性课题是推动
A.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
C.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D.传统文化的传播
9.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说: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具体的中国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论断的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进行国民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D.国共合作抗日
10.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主要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凋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
11.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强调写作《图像证史》一书的目的:一是鼓励图像证据的使用;二是告知使用者某些存在的陷阱。下面是《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的两幅图片,图1是实景图,两位领袖周围满是人,且个个表情僵硬;图2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向社会公布的。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图1 图2
①从图1可以了解到现场真实情况和气氛
②图2出于政治需要,突出领袖的地位及国家平等关系
③两幅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
④阅读历史图片要结合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一位学者对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实于自己呢?”说明该学者认为
①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②程序公正并不表示结果公正
③雅典民主存在体制性危机 ④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下列关于“人”的阐释正确的是
A.主张人与上帝直接对话 B.提倡自然的人性
C.捍卫人的道德尊严 D.强调人的理性
14.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A.保留了君主制 B.改变了国家性质
C.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D.废除了君主专制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