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整理

编辑:sx_songj

2013-11-01

 【摘要】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除了复习好知识点以外,做题也是很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月考,供大家参考。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在下列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顺治皇帝时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诏罪己。这最有可能是受什么思想影响?

A.天人感应 B.仁政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3.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4.“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

A.书法 B.中国画 C.文学 D.戏曲

5.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汉都洛阳 B.唐都长安 C.宋都开封 D.明都北京

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 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 (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①图②都是 D.有待考证

7.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代表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嘎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下列史实支持马嘎尔尼论点的是

①强化皇权,反对变革 ②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③经世致用,舍本逐末 ④经商逐利,风气大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8.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迹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9.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曾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10.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11.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

12.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13.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文学

14.观察下图,图一文学作品(《十日谈》)的内容与图二(《红楼梦》)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反专制王权 B.反教会压迫 C.反殖民侵略 D.反封建礼教

1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16.“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 B.科学技术

C.民本思想和制度 D.自然规律

17.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18.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19.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文者坚持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传统纲常伦理仍在盛行

C.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各项,孙中山落实这一见解的行动是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改组国民党 ③进行北伐战争 ④确立三大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21.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22.《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23.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

图一 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24.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根据上面内容,小张同学认为“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主宰着当今世界”,由此得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都离不开美国参与”的结论,该判断

A.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B.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C.理解得准确,结论不合理 D.理解得准确,结论合理

25.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