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
2013-11-25
【摘要】高考是我们人生中一次大的转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在高三好好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I卷(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传统信函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礼貌用语。称呼对方的母亲的用词是
A.令尊 B.家严 C.家慈 D.令堂
2.《 吕氏春秋• 上农》 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3.1974 年3 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5米,高2.9米的石像。据《 华阳国志• 蜀志》 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 … 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A.调节航道 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
C.测量水位 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
4.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型学习,拟定了些研究题目。下列题目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的巍峨高峰》
C.《铁器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5.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其《汉律摭遗•自序》中说:“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是古非今者族,法之烦苛,莫此为甚。”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6.冯唐,他的祖父是从前赵国人,父亲移居到代郡,后又迁到了安陵,被推举为郎中署长,事奉汉文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高#考#资#源#网
7.面对近年来在新疆出现的以热比娅为首的“东突”分裂势力,我国政府一直强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有关新疆在西汉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掌握了铸铁技术、井渠法,修筑坎儿井 B.始终处于中央的控制之下
C.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管辖新疆一带 D.处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发达
8. 中国古代“正史”指官修的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下列属于正史范畴的历史典籍是
A.《春秋》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通俗演义》
9.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这说明
A.东汉末年普遍盛行分封制 B.封建相权严重威胁君主专权
C.曹操取代汉室建立中央集权 D.御史大夫的职责为监察百官
10.《古今图书集成》载:“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水碓”主要应用于
A.农田灌溉 B.水运交通 C.水稻种植 D.谷物加工
11.“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 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12.《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传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13.唐太宗敕命孔颖达总结魏晋以来儒经注疏的宗派岐说,撰成《五经正义》一书;赦命颜师古考定五经文字,撰成《五经定本》一书。书成之后唐太宗颁行天下,令学者肄学习。唐太宗此举的根本意图是
A.加强思想统一 B.推动儒学发展
C.倡导学术自由 D.独尊儒术,罢黜佛道
14.有一生徒,才华卓绝,声明远闻,欧阳修知贡举,很想录取他,但最终也没有实现,欧阳修深为遗憾。造成欧阳修深为遗憾的原因可能是
A.该生善文辞,但对于四书五经不熟悉 B.该生善文辞,但在校的成绩不好
C.宋代录取名额太少 D.宋代实行糊名法
15.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 . 2002 年广州召开大型的“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
B.《 汉书》 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
C. 1993 年出版的《 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书
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广州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
16.“君到姑苏(苏州)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我们不能从这首唐诗中提取的信息是
A.唐朝时苏州已有了夜市
B.唐朝时苏州已成为繁华的城市
C.唐朝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景象在唐朝时已出现
17.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唱到:“东瀛有多远 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 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 弘愿心中藏。”此电视剧的主人公当为
A.玄奘 B.鉴真 C.崔志远 D.吉备真备 高#考#资#源#网
18.《 宋史纪事本末》 卷2 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19.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北宋王安石为了改变“积弱”局面,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借鉴了唐朝府兵制的
A.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B.士兵服役期间免征赋役
C.兵将分离,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
D.士兵定期更换驻地
20.目前所知,西红柿又名番茄、番柿、洋柿子等,中国最早记载西红柿的书籍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有人据此得出西红柿原产于美洲,其最主要依据是
A.茄、柿/ 明朝中后期 B.番、洋/ 明朝中后期
C.茄、柿/ 中国最早 D.番、洋/中国最早
21.“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右图就是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殿前大门两侧有“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的草书楹联。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
B.朱熹对儒学向南方地区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C.朱熹居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承上启下”地位
D.形成理学与儒学南北鼎立的局面
22.南宋初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序。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这表明:
A.适时耕种能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B.只有勤于稼穑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收成
C.南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达到巅峰水平 D.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农事
23.王夫之题衡阳湘西草堂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它表达了王夫之
A.唯物主义思想 B.朴素辩证法思想 C.反清复明思想 D.脚踏实地的学风
24.康熙皇帝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丰富知识的帝王,常常手握《资治通鉴》不辍。他于康熙十八年重开明史馆,大规模地编修《明史》。但由于修史时“天威咫尺,临之在上”,于是《明史》隐讳颇多。《明史》隐讳颇多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修《春秋》“为贤者讳”的影响 B.八股取士使史学家成为驯服的工具
C.大兴“文字狱”造成的高压气氛 D.拉拢汉族知识分子以缓和民族矛盾
25.中国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关东”一词。秦汉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今陕西境内)以东地区,明清时期的“关东”则指山海关以东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中心的迁移 D.社会制度的变革
26.“尊号”是中国古代为封建君王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含有对君主事迹的评定。在以下古代帝王的尊号中可以包含“肇纪立极”的是
A.朱元璋 B.朱棣 C.皇太极 D.顺治帝福临
27.清顺治二年(1644年)浙江发生反对清朝统治的风潮,总督张存仁建议说:“速谴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人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这反映出,清朝这一时期进行科举考试主要着眼于
A.缓和社会矛盾 B.扩大官吏来源 C.重视知识分子 D.配合国家统一战争
28.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29. 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A.计亩征银,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按亩纳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赋役征银,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30.洪武二十一年,学士解缙上书朱元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犯罪官员)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解缙上书文中显示的本质问题是
A. 朱元璋对官员“用刑太繁” B. 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澄清吏治
C. 解缙拥护朱元璋的治贪政策 D. 解缙指责朱元璋制造冤假错案
31.19 世纪40 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人内地”,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 B.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C.当地尚未开埠通商 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32.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 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 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
A.拜上帝教有机揉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 高#考#资#源#网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3.《东瀛识略》记载:“茶固闽产,然只建阳、崇安数邑。自咸丰初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郡种植殆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旺盛 B.福建山区较适宜茶叶的种植
C.种茶、制茶获利较为丰厚 D.国内的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34.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35.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在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成为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
36.1876 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
C.中国还没有跨过近代科学的门槛 D.中国生产工艺落后
37.严复曾说:“牛有牛的 ‘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主要说明洋务派
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38.梁启超曾指出,传统中国“汉民族对于国内他族”的种族民族主义是一种“小民族主义”,他提倡的则是“合本部属部之诸族对于国外之诸族”的“大民族主义”,其这样说的目的是
A.激发中华民族意识,挽救民族危亡 B.驳斥狭隘的大汉族主义
C.反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D.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39.下图展示了近代西方人的一幅漫画,图中八个各色装束的人用各种武器在殴打教训一位老人,此漫画出现的背景为
A.西方列强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B.中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抵制日货斗争?
C.清政府外务部对列强宣战
D.帝国主义列强放弃瓜分中国梦想
40.“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41.在1902年的浙江乡试中,有考生即堂“演说自由民权各种新理,环而听者如蜂屯蚁聚,儿将堂前栅栏挤倒。”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科举取士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B.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正统思想地位
42.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任公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D.推动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
标签:高三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