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南马高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编辑:sx_songj

2013-11-21

【摘要】进入了高三的学习,就真正的进入了复习的阶段了,大家一定要多做题,多练手,这样高考才不会生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语文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劲头/强劲 躯壳/金蝉脱壳 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 下载/风雪载途 和弄/和稀泥

C.刹车/刹那间 铜臭/遗臭万年 粗犷/旷日持久

D.供销/供稿 蔓延/顺蔓摸瓜 默契/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宣泄 寒暄 蜇居 旁证博引 B.殒身 陨首 脉搏 流言飞语

C.纹身 文火 踮脚 出奇不意 D.车箱 厢房 厮打 弱不经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

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面对方兴未艾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

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C.日本首相是世界上更换最频繁的,长则一年,短则—个月,这些人在政坛上的昙花一

现使日本的对外政策缺乏延续性,让很多国家感到无所适从。

D.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我们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司空见惯了股市大

跌、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

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

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

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

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

5.汉语中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从你的积累中也

选择一个量词加以揣摩赏析。(4分)

钩:一“钩”月亮。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流出,是那样充盈而明亮。它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充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备选例子:一“挂”飞瀑、一“叶”扁舟、一“缕”笛声、一“轮”明月

6.《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

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3分)

下联:

7.某日早晨,上海电台101《音乐早餐》节目正在直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

们上海人!”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慢

慢的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

很快,电台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回击听众的一句话“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成了沪上论

坛的热门话题。

你认为主持人回击那位听众的话合适吗?请你以听众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50字以内。(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2分)

“准院士”为何沦落为“真流氓”

备受关注的“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告破,某大学教授肖传国等人被抓获。据悉,肖传国认为方舟子学术“打假”使他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遂雇凶伤人。

此案将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弊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肖传国将自己的“院士梦”破碎归咎于方舟子的“污蔑”,并在方舟子被打后一再声称自己被诬陷,怀疑方舟子“报假案”炒作自己。一个“准院士”,面对学术质疑且申报“院士”不成,不是躬身自省,而是雇凶伤人,斯文之扫地,学者道德操守之沦丧可见一斑。

本来,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术争鸣再正常不过,但时下很多学术争端,都有“君子动口又动手”的趋势——周老虎事件中,为一张照片真假,专家有人头担保之论;安阳曹操墓事件中,为一座坟墓真假,学者有“自我了断”之说。学术之争成了意气之争和争强斗狠,道德伦理安在?

其次是学术的功利化。方舟子遇袭一事,与其说受伤的是方舟子,不如说“受伤”的是学术。本来,学术研究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有一分成果说一分话,但结果呢?“成果”漫天飞舞,“成就”遍地皆是。但经方舟子这样秉持科学精神的人士一查,很多所谓的“成果”、“成就”,要么是泡沫化的自吹自擂,要么是瞒天过海的造假。这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就是学术浮躁和名利化的典型表现。

再者是学术机制的扭曲。此前的肖传国,已经集教授、博导、主任医师、973首席科学家等头衔于一身,头顶光环闪耀,但为何仍对“院士”头衔如此“孜孜以求”,以至于因方舟子质疑落选而勃然大怒、丧失理智?为何他不是通过完善“肖氏反射弧”理论来消除质疑.而是企图再添一个“院士”头衔来获取“江湖地位”?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话的学术界?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

再者,假如没有方舟子的质疑,肖传国就极有可能当选。果真如此,我们的学术监管体系是不是形同虚设,以至于需要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谓国内科学界的“金字塔尖”,如果肖传国这样的学者能如愿以偿地当选,可以想象学术伦理将遭受怎样的腐蚀和毁坏。幸亏没有。

(选自2010年9月23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8.下列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文意可以判断题目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讽刺或否定。

B.从“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话的学术界?”一句中,可以看

出作者认为当今学术界是“实”重于“名”。

C.在作者看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应该是学术研究的最重要的准则。

D.从文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方舟子的打假,肖传国势必能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方舟子遇袭不仅因为他学术“打假”,还因为他诬陷肖传国,并且“报假案”炒作自己。

B.学术浮躁和名利化造成了种种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

C.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使他在受到学术质疑时丧失理智,从而做出极端行为。

D.只有更多的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术伦理

免遭侵害。

10.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方舟子遇袭案暴露出了学术界的哪些弊端。(3分)

11.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学术之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墓碑后面的字

鲍尔吉•原野

1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2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尽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桔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3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4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5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6妈妈我想……

7“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8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9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代为1966—1995。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

10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

11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12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和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写下:

13妈妈我想你

14“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他家人早已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15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对我来说,仿佛如此。

16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17如今词语泛滥,换句话是到了一个不尊重语文的时代。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中国没有《法兰西语言文字法》那样具有刑事约束力的法律,可以不尊重语言的尊贵、纯洁、源流和规范。套用“物欲横流”这句话,如今是“乱话横流”,不真诚、不优美的文字像污水一样在下水道畅行。

18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正是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19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20大树在风中呼号,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2009年5月8日《人民日报》)

12.文章第一段说,“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请联系全文,分条陈述这墓碑“特殊”

在何处?(4分)

13.文章第2段,描写景物有何作用?(3分)

14.文章第11段作者写自己“儿时,妈妈不在身边”的事,有什么作用?(4分)

15.第8段说,“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可见

力度小;后面的第15段却说:“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这怎么理解?(5分)

16.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哪几层具有普遍意义的深意。(4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