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南马高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编辑:

2013-11-21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一:都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予窃悲其人 悲:悲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所以为圣贤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冰,水为之而寒于冰

C.而散亡磨灭 惑而不从师

D.亦因以自警焉 因坐法华西亭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

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

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能传

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

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21.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2-23题。(6分)

蝶恋花 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3.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

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4分)

24.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4分)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19.23)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

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

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 。(1分)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

于何处?请做评价。(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题)

(1)渔舟唱晚, ▲ ; ▲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 。

(杜甫《登高》)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驾一叶之扁舟, ▲ 。

(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

(柳永《雨霖铃》)

(5)曾子曰:“ ▲ ,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A项读音依次为:jìn/jìng、qiào、lì/shuò;B项读音依次为:mó/mú、

zài、huò;C项读音依次为:shā/chà、xiù/chòu、ɡuǎng/kuànɡ;D项读音依次为:

gōng、màn/wàn、qì/qiè)

2.A蛰 征;C文 其;D厢 禁。

3.D司空见惯为不及物动词

4.D(A动宾搭配不当;B缺少主语;C两面和一面不照应。)

5.示例:挂:一“挂”飞瀑。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

而下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

了船的小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飘荡在漫

无边际的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语言连贯、形象生动、有文采、富有韵味即可)

6.品《红楼》,识假意真情。(要求句式、结构一致,对应工整;内容紧扣作品本身)

7.不合适。作为上海人应当有国际化大都市人的气度;睚眦必报建设不了和谐社会;媒体

是服务公众的喉舌,应当注意言行的责任和社会效果。

8.(3分)C(A引号表示着重指出;B从“与其说是名利…不如说是重头衔…”可见学术界

是“名”重于“实”;D与最后段表述不一致,只是“极有可能”。)

9.(3分)B(B项“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理解正确。A项中“诬陷肖传国,并且

‘报假案’炒作自己”是肖传国的说法,不是方舟子遇袭的原因;C项与原文“与其说是

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

悬崖”句不符;D项“保障学术伦理免遭侵害”更有效的措施应该是完善学术监管体系

并切实发挥作用。)

10.(3分)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学术伦理缺失;学术功利化(浮躁和名利化);学术机制

的扭曲;监管体系形同虚设。(答出两点1分,答出4点满分)

11.(3分)学术争鸣正常,要尊重学术伦理,坚持道德操守,不可使学术之争成为意气之

争和争强斗狠;坚持真理之辩,要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学者要反躬自省,通过完善自

己的成果来消除质疑;建立科学的学术体制,完善学术监管体系。(答出两点1分,答

出4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12.①位于荒地之间(或埋在灌木和荒草间)

②墓碑后面有行字“妈妈我想你”

③墓碑后的字像是小学生用涂改液写的

④墓碑后的字“真实而有力量”,“足以把人打倒”。(4分)

13.①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凄凉,衬托出“我”旅程疲惫的心境;

②为后文写墓碑后的字烘托了气氛;

③与文章最后一节景物描写相呼应。(3分)

14.①设身处地,以己度人,让人从作者自己身上感受到小孩的思母之情、想母之悲。

②用自己的感受和小孩作比,我尚且这样想母亲,何况他母亲已故去,衬托小孩之思母

之甚;

③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的感受蓄势,打下坚强的基础。

(一点2分,写出两点即得4分)

15.第8段说字“歪歪扭扭”“像小学生”写的,是从字的外形上看的,符合写字者的客

观实际;(2分)而第12段的说法,却是从字蕴涵的情感上说的,或者说情感的冲击

力之大,小孩子把对母亲的思念全寄托在这简单而真实有力的几个字上,这几个字是他

的心声,是孩子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的,感人至深,所以说力量“大”。(文章由外到

内,由显到隐,由表面到深刻,平中见奇,以小见大,深化了主题。(3分)

16.①字为心声,只有为词语流泪才能感动其他人,使用汉字尽量挥霍歪曲作假是不可取的。

②为词语流泪与这个人的真实而感人的经历有关,也与民族的特性有关。

③我们要善待文字,因为它是我们精神的归宿。(4分,每点两分,写出两点即可)

17.C悲叹(为……而悲)

18.C(C而:却。A:…的原因/用来…的方法;B:到/比;D:因此/由于。)

19.C

20.①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②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

(“摧”字1分,“于”字1分,“告以是言”倒装句1分。)

21.方其用心与力之劳 / 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 而忽然以死者 / 虽有迟有速 / 而卒

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 夫言之不可恃也 / 盖如此

(答对1处不给分,答对2处或3处给1分,答对4处给2分,答对5处即给3分)

22.伤春暮、怀人。“闲”字写出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含有排遣内心某种

积郁的用意(3分)

23.同意。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夜晚清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

能勾起人的相思之情。(2分)而“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

写出景物的动态美。(1分)

24.(1)登堂入室(1分)

(2)子贡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

所以如果根据外表评价就看不到内涵丰富的孔子。而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

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3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

【附】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 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

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总结】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小编的整理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三明一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