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12-2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检测,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答案 B
解析 “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其中B项最能反映这一点。而A、C两项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D项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相符。
2.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理解能力。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方针。题干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B项指废除国民政府时期的旧外交政策;C项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D项提出于1953年,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五项原则出自( )
A.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新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之中
D.万隆会议上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正确。
5.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
A.1919年巴黎和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 B
解析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目的正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B。
6.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而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主要是因为周恩来在会上( )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推动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的签署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1954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了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的签署。
7.下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
答案 D
解析 万隆会议是在印尼召开而非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于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我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A、B、C三项均可排除,故D项正确。
8.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10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他的主旨是( )
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
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
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尼克松试图说明孤立中国的政策是错误的,其目的在于说明改善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中美友好但未结盟,A项错误,美国孤立中国,但是,中国并不孤立,B项错误。
9.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问中国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国
答案 A
解析 注意“1971年”这个时间,四个选项中属于1971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只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下面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外交孤立政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50~1970年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表决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不断增长,结合各选项,A、C、D三项说法符合材料和所学知识,B项说法错误。
11.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 )
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材料论述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没有涉及A项内容的表述,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美应该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基辛格主张中美之间应该互利、双赢,美国应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选D项。
12.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
A.官方交流 B.高层互访
C.以民促官 D.经贸引路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乒乓球队访华属于民间交往,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13.柴泽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全权大使。下图是关于他外交活动的一张珍贵照片,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应是( )
柴泽民大使向卡特总统递交首份国书
A.1972年 B.1975年 C.1979年 D.1980年
答案 C
解析 照片中“递交首份国书”,应该拍摄于中美正式建交的时期——1979年。
14.1971~1980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达69个,超过了1949~1970年建交国家总数,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B.“文化大革命”杰出的外交成就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苏“冷战”趋向缓和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过多次建交高潮,1971~1980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大大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政策,纷纷与中国建交。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