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9-07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练
1.加速度 一条倾斜的直线
2.v=v0+at v=at v=v0 匀速
3.初速度v0(或运动) 正 负
4.(1)时间轴 (2)倾斜 (3)斜率
5.AD [各选项表示的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A、D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C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
6.22 m/s 25 m/s
课堂探究练
1.B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但其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A错;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B、D对,C错.]
2.C [因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知加速度为0.6 m/s2,主要涉及对速度公式的理解:①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②v=v0+at是矢量式.匀加速直线运动a=0.6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a=-0.6 m/s2.]
3.C
4.5 m/s 2.5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右图所示.图示中AB为加速阶段,BC为匀速阶段,CD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AB段的末速度,也为CD段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公式方便地求解了.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B=v0+at=5 m/s,vC=vB=5 m/s,由v=v0+at应用于CD段 (vD=0)得:a′=vD-vCt=0-52 m/s2=-2.5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点评 1.多运动过程问题要划分不同的运动阶段,并搞清楚各运动过程之间的联系.
2.选取一个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判断各量的正负,利用v=v0+at由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
5.C
6.C [甲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1=2 m/s2,2~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2=-1 m/s2.t1=1 s和t2=4 s二者只是速度相同,未相遇.2~6 s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 分析图象应从轴、点、线、面积、斜率等几个方面着手.轴是指看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点是指看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或者是图线的折点.线是看图的形状,是直线还是曲线,通过图线的形状判断两物理量的关系,还要通过面积和斜率看图象所表达的含义.
7.见解析
解析 (1)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①物体3 s内速度的改变量
Δv=9 m/s-0=9 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②物体5 s内的速度改变量Δv′=(0-9) m/s=-9 m/s,负号表示速度改变量与速度方向相反.
(4)①物体的加速度
a1=ΔvΔt=9 m/s3 s=3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②物体的加速度
a2=Δv′Δt′=-9 m/s5 s=-1.8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5)图象的交点A表示两物体在2 s时的速度相同.
方法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向上倾斜即斜率为正,表示物体加速,斜率为负表示物体减速,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
8.(1)17 m/s (2)5 m/s (3)0
解析 (1)初速度v0=40 km/h≈11 m/s,
加速度a=0.6 m/s2,时间t=10 s.
10 s后的速度为v=v0+at=11 m/s+0.6×10 m/s=17 m/s.
(2)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1=v0a1=110.6 s>10 s,
则v1=v0-at=11 m/s-0.6×10 m/s=5 m/s.
(3)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2=v0a2=113 s<10 s,所以10 s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10 s后汽车速度为零.
方法总结 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必须考虑减速为零后能否返回,若此后物体停止不动,则此后任一时刻速度均为零,不能用公式v=v0+at来求速度.
②处理“刹车问题”要先判断刹车所用的时间t0.若题目所给时间t
课后巩固练
1.D 2.ABD
3.B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的,即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正确.]
4.D [根据v=v0+at,v0=v-at=15 m/s-2×5 m/s=5 m/s,D正确.]
5.ABC [通过A点时甲的速度为6 m/s最大,乙的速度为2 m/s最小,所以A对.通过A点前1 s时,丙的速度为-6 m/s,甲为5 m/s,乙为-4 m/s,所以B对.通过A点后1 s时,v甲=7 m/s,v乙=8 m/s,v丙=-2 m/s,所以C对.]
6.C [小球先做匀加速运动,速率均匀增大,后做匀减速运动,速率均匀减小,故能够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图象C.]
7.AC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质点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方向相反,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个质点的速度在t1时刻相同,故A、C正确,B、D错.]
8.见解析
解析 对甲、乙两物体分别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有v=v甲+a甲t,v=v乙-a乙t,
又v乙=2.5v甲,a甲=2a乙,
由以上四式可得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v甲=v2=82 m/s=4 m/s,
v乙=2.5 v甲=2.5×4 m/s=10 m/s;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甲=v-v甲t=8-44 m/s2=1 m/s2,
a乙=12a甲=12×1 m/s2=0.5 m/s2.
9.(1)12 m/s (2)-1 m/s2
解析 (1)匀速行驶的速度即为匀加速6 s时的速度
v2=v1=a1t1=2×6 m/s=12 m/s.
(2)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v0+at得
a2=0-1212 m/s2=-1 m/s2.
10.4.0 s
解析 飞机在跑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当有最大初速度、最大加速度时,起飞所需时间最短,故有
v=v0+at,t=v-v0a=50-305.0 s=4.0 s
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应有4.0 s的加速时间.
11.15 s
12.(1)-1 m/s2 2 m/s2 (2)8 m/s 6 m/s
解析
(1)卡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
设卡车从A点开始减速,则vA=10 m/s,用t1时间到达B点,从B点又开始加速,用时间t2到达C点,则vB=2 m/s,vC=10 m/s,且t2=12t1,t1+t2=12 s,可得t1=8 s,t2=4 s.
由v=v0+at得,
在AB段,vB=vA+a1t1,①
在BC段,vC=vB+a2t2,②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a1=-1 m/s2,a2=2 m/s2
(2)2 s末的速度为
v1=vA+a1t=10 m/s-1×2 m/s=8 m/s,
10 s末的速度为
v2=vB+a2t′=2 m/s+2×(10-8) m/s=6 m/s.
以上是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题的所有内容,精品学习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链接:
标签:高一物理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