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2-0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寒假练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2016学年高一语文寒假练习题(附解析)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失其所与,不知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解析】 A项,“蚤”通“早”;B项,“卒”通“猝”;C项,“知”通“智”。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解析】 ①⑦⑩为名词作状语,②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③④为形容词作名词,⑥为形容词作动词,⑧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行李之往来
B.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倚柱而笑
C.①君为我呼入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D.①因击沛公于坐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解析】 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①介词,替,给;②动词,认为。D项,①介词,趁机;②副词,于是。
【答案】 B
4.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 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答案】 B
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辞为?(《鸿门宴》)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答案】 (1)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20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距关,毋内诸侯 内:接纳
C.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
D.不如因善遇之 遇:相逢,会面
【解析】 “遇”,应为“款待,对待”
【答案】 D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良曰:“长于臣。”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D.①沛公默然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解析】 A项,“以”,都是介词,把。B项,“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C项,“于”: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表处所。D项,“然”:①形容词词尾;②连词,表转折。
【答案】 A
8.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项伯“重义气,少谋略”的一项是(3分)( )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②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解析】 ②表现张良的谋略;③是张良与项伯交往的缘由;④是刘邦的话。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 D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解析】 B项,“表现了他处变不惊”说法不当,文章中有“沛公大惊”一语。
【答案】 B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