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案

编辑:sx_xingt

2013-03-27

【摘要】感谢您对精品学习网高一语文教案栏目的关注,小编特意在此发布了此文“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案”在2013年精品学习网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精品学习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语文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我若为王教学案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才性格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

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

2.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体会杂文鲜明的思想性、文学性。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国民奴性,改进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诙谐调侃的语调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2.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教读本文,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品读文章。

2.品读鉴赏法。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揣摩语言,感受文章的思想性、文学性;体验与反思,联系现实,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封建君王享有至上的权力。请同学们大胆设想,假如你是君王,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聂绀弩先生的《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大胆的假设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和认识呢?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他有多方面的写作才能,作品有小说、寓言、诗歌、剧本、散文等多种形式,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血书》等多种。

杂文,散文的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拿来主义》是一篇有关文化动态的一篇杂感。《我若为王》就是一篇有关思想动态的杂谈。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醒学生积累以下词语: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悲戚:悲痛哀伤。

畏葸(xǐ):畏惧。

2.学生大声读课文,初步交流阅读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甲:本文的想象新奇大胆,文思飞扬。

学生乙:“平易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是我对文章的第一感受。

学生丙:我只想说一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学生丁:本文思想深刻,但又有文学情趣。

……

四、整体把握文意,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

1.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求同存异,然后全班交流。

明确:文章以一部影片引出论题《我若为王》,然后假想自己成王后,亲眷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众人成为奴才的情形,悟出这君王不过是奴才的首领。最终认识到改进世界的关键在于改造国民的奴性,主张铲除奴种,去除王权,呼唤民主平等。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3.聚焦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体会作品的思想性。

多媒体显示:

(1)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2)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语句,讨论交流。

明确:(1)之所以成为“暴君”,是因为滥杀臣民;之所以称为“明君”,是因为将不再是奴才的首领,是真正的智慧明君。作者认为改进世界的要义在于铲除奴种,只有铲除奴种,“我”才会成为“真正的君王”。

(2)“我若为王”,将铲除奴种,人人自由、平等,那也就无所谓“王”了,故言“将终于不能为主”。没有了王权,也就没有了奴性;有了民主、平等,也就有了世界的改进。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民主的热切期盼。

4.教师总结:这篇杂文,借“我若为王”的假想,痛斥可恨的王权意识,可恶的奴才性格,表达了推翻王权,铲除奴种、改进世界、追求民主的强烈愿望。

五、品读文章,感受作品的文学性

提问:杂文作为一种文艺性论文,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请自由选择角度,作精彩评析。

学生自主赏析,同桌之间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甲:文章借可笑的幻想写奴性的丑恶。课文2~5段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充分展现了奴性的可鄙、可弃,令人作呕的丑态,揭示了王权思想根深蒂固,为说理作了必要的铺垫。

学生乙:文章运用了排比,“假定又假定”的前三段联想,句式几乎相同,有助于增强语势,使王权思想、奴才性格的丑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学生丙:文章语言的讽刺色彩集中表现在把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以示其滑稽,令人忍俊不禁,感受作者辛辣的笔触,体现了作者对奴性的无情批判。课文第5段表现最为突出。

学生丁:文章也流露出作者对奴性的愤慨之情,对民主、平等的热切期盼。如:“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如“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见解都很好。这篇杂文的文学性集中体现在:想象与现实相映衬,说理与抒情相交融,语言诙谐幽默,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六、合作研讨,开放探究

教师提问:文中所讲的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

学生讨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