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04-22

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无一不体现了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阅读题 共6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小冰期”或由火山爆发导致

最新研究显示,小冰期很有可能是热带地区一连串的火山爆发所引发的。

这一研究试图解开围绕持续大约400年的略低于正常温度的时期的两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小冰期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初引发小冰期的原因是什么?

此前的估计是,小冰期可能的开始时间介于13世纪末到16世纪之间。

研究人员也曾提出过小冰期一系列可能的成因——像太阳输出热量的减少、火山活动、二者的共同作用,以及气候体系中某种形式的自然变异性等。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气候科学家吉福德▪米勒说,不管是太阳热能减少还是火山爆发,单纯一个因素都不足以导致温度的降低。

最近对太阳活动的研究显示,太阳热能的减少并不像此前设想的那么多。而一次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通常只有几年。

因此米勒的研究小组提出,引发小冰期的原因可能是连续几个十年内几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约150年后又重复一轮这样的爆发过程,从而加深了变冷的程度。

研究小组的设想是,这些爆发活动的降温效应可能导致了北极夏季浮冰层的增长以及北大西洋海洋环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加强了降温效应,将原本可能相对较短的降温期变成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寒冷期。

米勒说,小冰期是过去8000年来北半球最冷的世纪规模的气候变化。

研究小组估计,小冰期突然开始于1275年到1300年之间。其依据是2005年到2010年间在加拿大巴芬岛采集到的植物样本。那里原本被冰雪覆盖,但全球变暖使冰雪都消融了。因为冰层是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因此其中掩埋的植物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通过碳14测定,研究小组分析了约147种样本,并发现了两个突然的集中死亡时期,这两个时期发生在冰冠大量增长的时候。一个是在1275年到1300年,一个是在1430年到1450年。

研究小组又在冰岛中部一个冰川湖中的沉积物中找到了额外的证据。他们发现了两个很快加厚的沉积带:一个年代约在14世纪,一个约在15世纪。

沉积物证实了存在疑问的变冷的开始时间,也证实了降温范围达到半球规模。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气候科学家迈克尔▪曼说,这一新的研究结果与近来其他有关小冰期的研究也相吻合。他说,全球变冷是火山活动造成的,但降温的地区分布和强度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太阳热能减少造成的。

(摘自2012年《参考消息》)

1、下列关于“小冰期”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最近对太阳活动的研究显示,太阳热能的减少并不像此前设想的那么多。而一次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通常只有几年。

B.米勒的研究小组提出,引发小冰期的原因是连续几个十年内几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约150年后又重复一轮这样的爆发过程,从而加深了变冷的程度。

C.全球变暖使覆盖在植物上的冰雪都消融了,因而其中掩埋的植物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D.研究小组通过对2005年到2010年间在加拿大巴芬岛采集到的植物样本的分析,推测小冰期突然开始于1275年到1300年之间。

2、下列表述符合米勒研究小组观点的一项是(    )

A.太阳输出热量的减少、火山活动、二者的共同作用,以及气候体系中某种形式的自然变异性等导致全球变冷。

B.研究小组通过对沉积物的分析,证实了存在疑问的变冷的开始时间和降温范围达到半球规模。

C.全球变冷是火山活动造成的,而降温的地区分布和强度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太阳热能减少造成的。

D.火山爆发活动的降温效应可能导致了北极浮冰层的增长以及北大西洋海洋环流的变化。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冰期是不是由热带地区一连串的火山爆发所引发的,现在还是个谜。

B.对小冰期成因的理解,米勒和迈克尔▪曼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C.对小冰期的研究解开了围绕持续大约400年的略低于正常温度的时期的两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D.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气候科学家吉福德▪米勒说,不管是太阳热能减少还是火山爆发,单纯一个因素就足以导致温度的降低。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2)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己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奋六世之余烈              奋:奋发

B.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委:交付

C.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      将:率领

D.而不自责,过矣            过:过头

5.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蒙故业,因遗策                       乘势起陇亩之中

6. 对本段文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B.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万世以至无穷。

C.第一段作者贾谊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罚、险固的地理形势等方面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显出暴政,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D.第二段作者司马迁肯定了项羽起兵反秦,推翻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分析了他失败的原因,批驳了他的宿命论思想。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分)

(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4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