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测试题4

编辑:

2014-10-15

(二)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贾谊《过秦论》中篇)

13.写出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

①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通         ②是以诸侯力政。     通

③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通

14.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诸侯力政              力政: 以武力相攻伐

B.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    元元: 当初之意

C.夫兼并者高诈力     高: 崇尚,意动用法

D.安危者贵顺权       贵: 使……可贵,使动用法

15.“先诈力而后仁义”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注重欺诈和暴力,轻视施行仁义的政策。

B.把欺诈和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放在次要地位上。

C.先有欺诈的力量,后实行仁义政策。

D.使欺诈和暴力在国内先推行,然后再考虑仁义。

16.选出符合作者观点的选项(        )

A.兼并天下不妨采用诈力,但安定天下一定要施行仁义,顺应民心。

B.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C.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D.作为帝王想要长治久安,一要善于借鉴历史;二要审时度势,采取正确的政策。

E.贾谊以为秦统治者错误地把攻天下,对付敌国的方法来对付人民,因此丧失人心,导致轻危。

六、触摸高考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岁数,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强复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gòu射手)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牲畜,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勒习战              勒:统率,整饬

B.不得田畜              田畜:土地和牲畜。

C.辄入收保              保:通“堡”,营垒边。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伺探。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至,如故约——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其后十余岁——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斯人,吾谁与归

D.王翦因急击赵——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9.对下列各句所省略的主语的认定,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辄入收保    (赵军)辄入收保

B.复请李牧    (大臣及李牧旧部)复请李牧

C.终以为怯    (人们)终以为怯

D.佯北不胜    (李牧指挥的军队)佯北不胜

20.翻译下列语句

(1)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译文:

(2)①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②以数千人委之。

译文:①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牧用兵得法、戍边有道的一组是(     )

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②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③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④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⑤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牧驻守赵国边陲,采取以固定防御为主的战略,阻止了匈奴的入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

B.李牧为国家利益忍辱负重抗拒干扰,常受命于危难之际击溃强敌,展现出一代名将的风采。

C.李牧纵有回天之力也无法挽救昏君治国的局面,最后因谗言被杀;赵王自毁长城令人叹惋。

D.李牧用兵有道,不违心媚上,惹赵王不悦,功高盖世招来佞臣妒忌,于是终为秦反间之计所害。

《过秦论》参考答案

1.B  2.D 3.①致力,从事;损失。②使离散;肥沃。③困乏,疲惫;尊重 ④同时并有,集合;类 ⑤在那时;迎接。 ⑥凭借有利的形势;陈列锋利的兵器。4.D 5. D  6.A⑵⑼⑽  B⑶⑸  C⑾  D⑴⑷⑺⑿  E⑻ F⑹(其中⑴⑻也可以看作形容词用作动词)7.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8①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兵,拿出锋利的武器,盘查过往行人。②假使拿崤山以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 8.①天地四方  ②刑具  ③著作  ④兵刃、箭头,或兵器。 9.A   10.D   11.B  12.B  13.①乡通向(向风:归顺)②政通征  ③罢通疲  14.A (元元:百姓; 高:崇尚; 贵:意动用法)15.A(先:崇尚、重视;后:轻视)16.ABDE 17、B   18、D   19、B  20、(1)戍边的将士每天都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盼着与匈奴交战。(2)大量放牧牲畜,到处都是放牧的人。(3)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21、C  22、D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