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8-17
13.这两首诗词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一般都悲秋,刘禹锡说“秋日胜春朝”,毛泽东说“黄花分外香”“胜似春光”,二人都是颂扬秋天,一扫千古悲秋之气。
14.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冲破了秋天悲凉肃杀的氛围,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三、语言运用
15.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诗人、哲人歌咏的对象。仿照例句,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
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这道仿写题,要注意主题是诗人、哲人歌咏祖国的名山胜水。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诗人、哲人的诗词,并注意引申出他们的思想。
答案:(示例)①漫步西湖,白居易喜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乐于游览西湖,流连美景的愉悦和欣喜。
②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伟人搏击风浪,乐观豁达的气魄和襟怀。16.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为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注意主体身份是导游,介绍的主题是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答案:(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季凄寒,猿鸣哀婉。走进三峡人家,品尝农家风味;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临此地。
诗史合一大手笔 古今一人毛泽东
朱向前
毛泽东是一流诗人。即便把毛泽东诗词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歌长河中比较,也有大约1/5的作品不会输给大家。如《十六字令·山》,历史上的十六字令就没有名篇。为何?因为它的形制过于短小,就是十六个字,还没开头就已经结束了,此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是看看毛泽东是怎么写的——“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虽然短小,但口语生动、描绘传神,无论言其高、言其雄、言其险,都有一股大气磅礴于其间,毛诗全部特点都浓缩于此,此篇一出,改写了中国诗史上十六字令无名篇的历史!
此篇的创作时间,毛泽东自署为“1934—1935”,也就是说这三篇十六字令,毛泽东在马背上推敲了一年。那时候正值长征,天上有飞机,后面有追兵,生死关头,艰难困苦,莫此为甚。20年后,他有些留恋地说:“在马背上,人有的是时间,可以找到字和韵节,可以思索。”毛自称“马背诗人”,即由此而来。这是我们可以想象的长征途中的另一个毛泽东。枪林弹雨,九死一生,毛泽东虽然身为三军统帅,但是同时又是马背诗人,似乎完全将自己置身世外,以郊寒岛瘦的苦吟精神来苦苦追求16个字的最佳效果。这种身份的反差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的奇妙组合,成为了古今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毛泽东古为今用,完成了古典诗词的现代转型。就是把中国古典诗词用来反映当代生活,反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这几乎是毛泽东一个人完成的,而且完成得非常杰出和自然。毫不夸张地说,经过艺术孕化和创新,毛泽东诗词已然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后一座高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中的一座重要桥梁。毛泽东诗词中的许多名篇名句,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和当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警句格言。譬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到长城非好汉”;“踏遍青山人未老”……这都已经成为了毛泽东巨大精神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就诗词而言,它的普及程度无人可及,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诗史合一。从25岁的毛泽东1918年写下《送纵宇一郎东行》明确表明革命心志,到1949年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30年恰巧有28首诗词,正好对应和记录了毛泽东开创和领导的28年革命斗争。你可以说是巧合,也可以说是天意。用自己大气磅礴的、瑰丽多姿的、文采风流的诗词创作,有意无意地记录了自己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惊天动地的、波澜壮阔的、翻天覆地的斗争历程。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也是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这才是一等的大诗人,大手笔。我敢说是古今一人,既前无古人,肯定也是后无来者。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